您的位置 首页 卫生健康

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医院里的温暖灯塔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一声亲切的问候,搭配保安对进入车辆的标准敬礼,患者踏入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在大门口,保安搀扶并指引患者进入医院一楼大厅,门诊导医随即接过服务接力棒,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分诊导诊服务。

IMG_256

细微之处见真情

医院如同一张复杂的五线谱,导医便是这谱子上的“中央C”——既是信息的“集散地”,更是情感的“交流站”。每天面对成百上千名患者,导医需瞬间精准捕捉不同需求;对年长者,放慢语速、细化指引;对抱着幼儿的家长,优先指引儿科诊室;对行动不便者,及时协调轮椅、给予特殊照料。

曾有一位听力不佳的老人独自就诊,沟通格外困难。导医护士毫无不耐烦,当即拿出纸笔,一字一句写下就诊指引,末了仍不放心,又请志愿者亲自将老人送至诊室门口。这样的暖心小事,每天都在导医台悄然“上演”。

IMG_256

专业素养护健康

不少人误以为导医工作只是“指指路”,简单又乏味。实则不然,优秀的导医堪称医院的“活地图”与“百科全书”,更关键的是,他们还须具备扎实的临床经验。真正的急诊患者,并非都喊着“我很急”“赶时间”,更多时候可能隐匿在候诊人群中:或是神情淡漠、精神萎靡地独坐角落,或是脚步虚浮、步态不稳地缓慢挪动。而导医总能凭借丰富经验,从人群中精准识别这类患者,分秒必争地送其急诊救治,为生命抢下黄金时间。

一位导医曾在巡视时,发现候诊区角落的中年男子低垂着头,脸色苍白,既不看叫号屏,也不与旁人交流。她立刻上前询问,对方仅能虚弱地挤出“胸口闷”三字。凭借专业判断,她当即用对讲机紧急呼叫,同时协调轮椅,一路小跑将男子送医。后续检查证实男子正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正是这“早识别、早送诊”,为介入治疗赢得了关键时间。还有一次,一位拄拐老人走进大厅,步伐迟缓、言语含糊,导医搀扶时察觉其反应迟钝、单侧肢体活动僵硬,并未简单指引至普通内科,而是第一时间联系神经内科急诊排查。最终老人确诊急性脑梗,因送诊及时,恢复情况远超预期。这些“精准识别”并非偶然,而是导医将临床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的成果——让“活地图”的指引藏着生命预警,让“百科全书”的内容写满专业担当。

IMG_256

情感纽带连医患

在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当下,导医台成为缓和矛盾的关键一环。察言观色、针对不同人群采用差异化沟通方式,是导医必须练就的核心技能。这门技能无法从课本习得,全靠在日常工作中日积月累、不断摸索。

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医曾遇到因排队久候而怒火中烧的患者,她没有急着解释,先递上一杯温水轻声安抚:“您先缓一缓,我这就帮您看看还有多久能轮到。”待患者情绪平复,再细致说明就诊流程,对方的火气也渐渐消散。另有一次,年轻妈妈抱着高烧惊厥的孩子冲来,语无伦次。导医一边快速判断病情、安排急救,一边温柔宽慰:“您别慌,医生马上就来,孩子会没事的。”这些临场应对的技巧,都是导医们日复一日攒下的“宝藏”,让他们得以在医患之间架起一座充满理解与信任的桥梁。

导医,是医院最美丽的风景线。他们站在医院的第一道门口,用微笑软化医院冰冷的“面孔”,用专业减轻患者的迷茫无助,用爱心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刘静 马星)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