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护稚嫩生命的征途上,儿科的白衣天使们深知,精湛医术是铠甲,而温暖的环境与用心的细节,才是抚慰幼小心灵、融化家长焦虑的温柔良方。
悄然间,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服务升级在姜谭院区儿科病区绽放。从一根承载祝福的红绳,到一本记录初啼的日记,每一次细微的改变,都饱含着医护人员对患儿及其家庭最深切的体察,最温柔的呵护,如同春风拂过新芽。
魔法平安绳:手腕上的“守护符”
冰冷的塑料腕带?OUT!那陌生的触感和潜在的刮擦,常让敏感的小天使们不安扭动。瞧,科室变魔法了!柔软亲肤的“平安红绳”轻盈登场,替代了传统腕带。
这抹中国红,是流淌千年的吉祥密码——平安、祝福、希望。它无声地绕在宝宝娇嫩的手腕上,仿佛一道温暖的护身符,寄托着医护们最深的祈愿:“快些好起来吧,宝贝!”
升级的材质,温柔似云朵,再也不用担心摩擦宝贝吹弹可破的肌肤。当护理人员俯身,轻柔地系上这抹“幸运红”时,简单的动作里,流淌的是超越操作流程的脉脉温情。
家长们的心声暖暖的:“这小红绳啊,系在孩子手上,暖在我们心头,感觉被满满的祝福包围着。”
会说话的童话墙:病房里的彩色乐园
还记得那苍白冰冷的病房长廊吗?曾是孩子们眼中单调甚至带点压抑的“白色空间”。现在,请睁大眼睛,走廊摇身一变,成了流光溢彩的“童心绘梦”墙!
护理小姐姐鼓励康复中的小勇士们拿起画笔,在专属区域尽情挥洒——画一朵会笑的小花,画一艘飞向月亮的火箭,或者涂满自己最爱的颜色!画笔成了孩子们表达情绪的小喇叭,将不安与恐惧涂抹成斑斓的色彩,让注意力从治疗悄悄溜进创意的王国。五彩的梦想点亮了原本严肃的医疗空间!
这里不再只有消毒水的味道,更有咯咯的笑声、飞舞的色彩,轻松、友好、充满希望的泡泡弥漫开来,神奇地抚平了患儿和家长的紧张眉头。
感官小绿洲:卫生间里的“五感SPA”
关怀的触角,延伸到了常常被遗忘的角落——卫生间。这里也要变身“舒适小绿洲”!
淡淡的、如初春嫩芽般的婴儿友好型香氛被精心挑选出来,轻轻驱散了消毒水的“医院味道”,让空气变得清新怡人。温馨可爱的提示小标语和装饰画爬上墙头,小小的功能空间瞬间被纳入了人文关怀的版图。
谁说卫生间不能有温度?在这里,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触碰,都在无声诉说着:我们连这方寸之地,也为你用心思量。
爱的第一本书:写给初来乍到的你
对于刚刚迎来新生命的家庭,科室奉上一份沉甸甸的“心意之礼”——专属《新生儿成长日记》。这绝非普通的护理记录,它是生命最初篇章的温情手札。
白衣天使化身“时光记录官”,细心捕捉宝宝住院期间的每一个珍贵瞬间:第一次甜甜的微笑,第一次成功吮吸的小满足,体重秤上悄悄爬升的数字……日记里还特意留白,等待爸爸妈妈写下初为父母的澎湃心语,成为亲子间最初的情感密码。
当宝宝康复出院时,这份图文并茂、承载着生命最初美好与医护人员满满祝福的独特礼物,便郑重地交到家庭手中。它,将是这个家庭弥足珍贵的“生命初始档案”。
心声彩虹桥:指尖点亮的服务明灯
过去,服务的优化像在雾中摸索,依赖零星的反馈或经验。现在,科室架起了一座直抵家长心间的“彩虹桥”——数字化问卷平台(问卷星)。
精心设计的电子问卷,涵盖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环境设施、健康宣教、等候体验等方方面面。在患儿出院时、门诊随访时、科室宣教群里……这座“彩虹桥”多点绽放。家长们只需动动指尖,2-3分钟,心声便能轻松传递。匿名机制像一把保护伞,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
短短时日,问卷如雪片般飞回,远超预期。一条条或温暖点赞、或真诚建议的留言,如同璀璨的星火,精准照亮了服务的盲区与提升的方向。
儿科护士长安昱说:“护理的温度,藏在宝宝破涕为笑的瞬间,藏在家长眉宇舒展的刹那,更藏在日复一日这些看似微小、却饱含深情的用心雕琢里。”
从手腕上那抹祝福的“平安红”,到长廊里会呼吸的“彩虹画”;从卫生间里一缕贴心的“初春香”,到日记本中书写“生命初章”的墨香……儿科医护人员,正用无微不至的关怀,重新描摹医疗服务的边界。她们坚信:治愈,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心灵的共鸣;环境,不仅是冰冷的空间,更是滋养生命的温暖土壤。
这场以“童声”为号、以“体验”为尺、以“爱”为核的“暖心工程”,将不断深化、延伸。她们要让每一间病房,都成为传递希望与勇气的温暖港湾,稳稳托住生命之初那份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光芒。(供稿:宝鸡市中心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