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卫生健康

安康市汉滨区中医医院:千里支医践初心 情洒汉滨结硕果

时光荏苒,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王新汝在安康市汉滨区中医医院为期一年的支医工作即将画上圆满句号。回首这一年,他远离家乡,牢记组织嘱托,将提升汉滨医疗水平、服务当地百姓作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工作,用专业与奉献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支医篇章。

IMG_256

从“不适应” 到递交入党申请书

初到安康的王新汝担心自己不适应安康当地的生活习惯,听不懂安康老乡的口音,吃不惯偏酸辣的饮食等。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汉滨区中医医院,刚进大厅,区中医院的新同事们便热情地端上乌梅饮,带着他参观医院的角角落落,跟他讲解各科室的功能与分区,同事们齐动手,为王新汝打扫宿舍,带他回“老家”,感受安康当地的风土人情……没过多久,王新汝便彻底融入汉滨区中医医院这个大家庭。通过接触,他被同事们勤劳、质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他主动向汉滨区中医医院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优秀党员看齐,并于今年2月被光荣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激励他以更高的标准投入工作。

IMG_256

精耕细作 守护健康

作为超声专业的专家,王新汝深知精准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基石。为提升彩超室的服务能力,面对群众检查需求大、等候时间长的问题,王新汝主动优化检查流程,并以身作则参与排班;面对临床科室患者检查结果异常的情况,王新汝深入门诊及病区,与医师及患者沟通病情,确保患者就医安全。一年来,王新汝严格把控诊断质量,确保每一份报告准确可靠,认真负责地完成覆盖腹部、妇产、甲状腺、乳腺等多个领域的3000多例超声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坚实的诊断支撑。

IMG_256

倾囊相授 打造“带不走的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新汝将培养人才视为重中之重。他坚持在日常工作中“手把手”带教,从基础的切面操作、标准测量,到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思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医师,并通过定期在科室组织小讲课和病例讨论,指导科室医师操作规范,提升独立处理疑难病例的能力。他引进肌骨超声技术并推动临床应用,实现了汉滨区中医医院超声科在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

脚步丈量 服务延伸

王新汝的身影不仅活跃在彩超室内,更频繁出现在服务群众的最前线。他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医共体成员单位卫生院,上门支援“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作,运用专业所长为基层妇女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是下乡义诊,还是参与极具特色的“中医早夜市”活动,只要群众有需要,他都克服困难积极参与,足迹遍布社区、乡镇,他参与义诊活动29场次,为众多就医不便的老乡提供免费超声筛查和健康咨询,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基层。

王新汝的倾情付出赢得了广泛认可,被汉滨区中医医院评为“2024年度优秀医务工作者”。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一年辛勤工作的最好褒奖,也凝聚着全体汉滨同事的支持与情谊。他带来的不仅是先进技术和规范制度,更是严谨求实、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王新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责任担当。

现在的王新汝,和老乡们“掰扯”两句安康方言已经不在话下,“么麻达”“你佛”“包操心”等具有安康特色的语言也能随口拈来,饮食口味偏清淡的王新汝把油泼辣子酸菜面当成了美食,常常跟家人视频里唠着“三天不吃酸,走路大汆汆……”他已经把安康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当支医的列车即将返程,他留下的技术火种、培养的人才队伍,以及那份跨越千里的深厚情谊,已深深融入汉滨区中医医院发展的血脉,成为推动汉滨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持久动力。(王君君)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