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宝鸡市中心医院港务区院区神经内科接连收到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一面面鲜红的锦旗诉说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生死故事。这些锦旗背后,是一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医疗团队,他们用精湛医术和温暖仁心,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刻托起希望的曙光。
救治背后的竞速
5月26日的夜晚,港务区院区神经内科病区灯火通明。73岁的张大爷被紧急送来。此时老人已意识不清、左侧肢体完全瘫痪。急查头颅磁共振显示右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190万个脑细胞的死亡。更棘手的是,患者心功能极差,EF值仅0.2,手术风险极高。
“立即准备手术!”张建军主任当机立断。尉建辉副主任带领介入团队迅速集结,在无影灯下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导管在纤细的血管中穿行,取栓支架精准定位,闭塞的血管终于重现生机。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病房时,患者意识逐渐清醒,左上肢肌力由0级恢复至2级,左下肢由0级恢复至3级,瘫痪的肢体开始能活动了。但挑战远未结束。术后患者面临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多重威胁。在医护人员缜密医疗、悉心护理下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最后康复出院。
锦旗背后的温度
“她恢复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患者家属紧握尉建辉副主任的手,声音哽咽,激动地说。这样的场景在神经内科并不罕见。
80岁的贺奶奶经过急诊取栓手术后,从昏迷到清醒,从失语到能清晰表达,家属送来锦旗时动情地说:“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们希望。”
更让人感动的是医疗团队的人文关怀。“费用的事先放一放,救人要紧!”尉建辉副主任的一句话,让陷入经济困境的患者家属热泪盈眶。护理团队不仅提供专业照护,更像家人般给予心理支持,一次次翻身拍背,一句句暖心鼓励,都是治愈的力量。
数字背后的担当
开诊50天,这组数字见证着团队的付出:门诊诊疗3228人次,出院患者246人,介入治疗23例,急诊取栓15例,全脑血管造影67例……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张建军主任常说:“我们守护的不只是患者的神经,更是他们的人生。”尉建辉副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与“脑梗”这个隐形杀手展开较量。崔琼护士长创新护理模式,让专业护理充满温度。
在港务区院区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用双手托起生命的重量,用仁心点亮希望的明灯。他们不仅是技术的践行者,更是生命的守护者,在救死扶伤的战场上,以专业和爱心续写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正如一位患者家属所说:“你们不仅治好了病,更温暖了心。”这或许就是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诠释。(供稿:宝鸡市中心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