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市宝塔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汲取先进经验,推动宝塔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6月9日至11日,延安市宝塔区慈善协会会长王有明带领由宝塔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惠、宝塔区慈善协会副会长公培旗、办公室主任孙小林、办公室干事乔靖喻组成的考察组,顶高温、行程近千公里,密集奔赴榆林神木市、榆阳区及延安延川县,聚焦“慈善幸福家园”建设、资金募集、文化宣传及协会自身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考察学习。三天内,考察组马不停蹄,实地走访11个各具特色的慈善示范点,召开三场专题座谈会,并与神木市、榆阳区慈善协会成功签署友好慈善协会协议书,满载而归。
神木行:探索多元募捐与高标准运营
考察组深入大保当镇新华村、锦界镇瑶渠村慈善幸福家园及滨河新区街道鸳鸯塔社区慈善关爱中心。这些项目建设标准高、配套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精细。新华村的精细化护理服务、瑶渠村星级化的居住环境营造、鸳鸯塔社区温馨如家的氛围,生动诠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居”的理念,其专业化、人性化的涉老服务体系令人印象深刻。
座谈会上,神木市慈善协会会长张增光重点分享了其创新性的“线上+线下”多元募捐模式及高效资金管理经验。其线上网筹活动(如“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与线下以“慈善幸福家园工程”为重点的募捐策略相结合,成效显著。双方就核心议题深入交流后,现场签署友好慈善协会协议书,约定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在资源共享、经验互学、项目协作上紧密携手。
榆阳行:学习孝善文化与创新运营
在榆阳区,考察组实地参观了白舍牛滩村、金鸡滩村慈善幸福家园,新明楼街道三官会社区、定慧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胡星元纪念馆。项目普遍设施完善、功能多元、管理有序,如金鸡滩村的护理型功能配置、三官会社区创新服务“一老一小”、定慧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巧妙融合复古建筑特色,实现了生活照料与精神关怀的双重保障,服务细致入微。
座谈会上,榆阳区慈善协会会长刘铁牛突出介绍了“孝善创建”活动在激活乡村文明、营造慈善氛围中的关键作用。其创新的网络募捐动员机制(视频会议、分片包干、“一起捐”链接推广)成效突出,在省级网筹中名列前茅。双方深入交流后,签署友好慈善协会协议书,明确在项目策划、经验分享、资源整合及应急互助等方面深化合作。
延川行:借鉴资源整合与本土化创新
在延川县贾家坪镇刘家沟村及澄延慈善幸福家园,考察组重点学习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创新实践。刘家沟村通过“村民自筹+乡贤捐赠+协会支持”模式盘活资源,改造窑洞打造家园;澄延幸福家园创新采用“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模式,与老年大学深度融合,内设康养区、非遗室等设施,通过资源高效整合和本土化运营,实现了低成本的普惠养老与“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座谈会上,通过专题宣传片,直观感受其浓厚的慈善氛围与工作成效。延川县慈善协会会长高风兰就幸福家园建设和网络募捐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四个一点”(村社群众筹、乡贤捐、企业帮、集体出)互助金模式破解资金难题的成功经验,有效推动了幸福家园的规模化建设。考察组对其资源整合能力与创新运营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结语:凝聚共识再出发
此次考察行程紧凑、内容丰硕。宝塔区慈善协会在神木、榆阳重点学习了慈善幸福家园的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多元化募捐及特色文化营造的成熟运行模式,并通过签约建立了长效协作机制;在延川,则深入领悟了资源高效整合、低成本普惠养老的本土化创新运营之道,为破解类似地区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考察组深受启发,收获巨大。
下一步,延安市宝塔区慈善协会将聚焦“慈善幸福家园提质”工程,充分借鉴三地“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专业管理”的成功范式,紧密结合本地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具有革命老区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新路径,推动慈善服务更广泛、更精准地惠及困难群体,谱写宝塔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供稿:宝塔区慈善协会)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