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9月1日,随着微信提示音响起,佛坪县大河坝镇的温大爷颤抖着手点开对话框,4500元转账记录赫然在目。这位留守老人紧紧攥着手机,眼眶微微泛红——这不仅是货款的失而复得,更是佛坪县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温度直抵心间的生动见证。
时间回到2024年12月,温大爷通过电话与外省某生猪养殖合作社达成口头协议,以4500元购买10只小猪。谁料转账后对方既不发货也不接听电话,焦急的老人走进大河坝法庭时,脸上写满愁容。
案件虽涉金额不大,却牵动承办法官的心。考虑到当事人是留守老人,法官立即启动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通过企业工商登记信息、合作社成员户籍地等多条线索展开追踪。当联系上合作社工作人员时,对方因担心遭遇诈骗,对法官身份存疑。承办法官三番五次的通过微信向其证明了身份和工作环境,并告知其诉讼权利义务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想想山区老人种地养猪的艰辛,这四千多块可能抵得上他半年收成。”承办法官从情理出发,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一位山区老农民赚取收入的艰辛,彻底打消了合作社工作人员的疑虑。
鉴于合作社代表身处外省,承办法官征得双方同意后,启用“云上法庭”进行跨省调解。屏幕两端,法官先确认交易细节,随即向被告方释法明理,经过30分钟在线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合作社代表当庭通过微信转账全额退款。在法官见证下,温大爷核对到账金额后,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这起案件是佛坪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的缩影。通过“云上法庭”打破地域壁垒,既减少当事人负累、降低诉讼成本,又提升解纷效率。法官借此提醒:网络交易需提高警惕,务必通过正规平台交易,留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张涛 韩奕森)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