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论述鲜明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汉阴县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用法治微光照亮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审判为民:用心守护52张笑脸
2024年,汉阴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涉老民生案件,为52名老人追回经济损失。这起案件,不仅折射出山区老年群体的维权困境,更展现出汉阴法院干警的坚守与担当。2022年6月,两名“安装工”吴某某、黄某某以“免费安装净水器”为幌子,专门针对偏远山区的残疾老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实施诈骗。他们在安装过程中,趁老人不备,用POS机盗刷社保卡内的存款,让老人们的养老钱、救命钱瞬间消失。案件发生后,汉阴法院迅速行动,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最终以盗窃罪判处吴某某、黄某某相应刑罚并处罚金。然而,案件并未就此结束——如何让老人们真正拿回血汗钱,成为摆在执行法官面前的一道难题。
执行攻坚:让公平正义翻山越岭
“钱追回来了,可老人们分散在汉阴南北二山的偏远地带!”执行法官郭康平看着52位老人的名单,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为了让每一分钱都能精准送到老人手中,法院决定采取“一户一策”的发放方案。
执行干警们跋山涉水,挨家挨户走访:对精神矍铄的老人,亲手将钱款交到他们手中;对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联系监护人确认后再交付;对个别已离世的老人,召集近亲属商议后妥善发放。
短短几天内,52笔款项全部发放到位。当老人们颤抖着接过失而复得钱款,脸上笑容比山间阳光还要温暖,每一份公平正义翻山越岭,稳稳地落进它该去的地方。汉阴法院法官们践行党的理论,不在高高庙堂法庭国徽上,而在踏遍山路的脚步里,在兑现承诺群众攥紧联系卡的掌心间。哪怕住在再偏的地方,法律的光照得到;哪怕遇到再难的事,司法的手伸得到。
法治根基:微光照亮锦绣汉阴
一直以来,汉阴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3+3+N”工作模式,成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三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通过多元解纷机制,法院与政府部门、基层调解组织协同发力,为汉阴人民群众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党建引领促法治,司法为民践初心。未来,汉阴法院将牢记“人民至上”的嘱托,筑牢老年人权益保护屏障,在守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法治的温暖呵护每一位老人的桑榆晚年,为建设锦绣汉阴贡献法院力量,让法治微光融入万家灯火,让公平正义真正可感可触!(李鑫)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