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主法治

蓝田县人民检察院:科技赋能公益诉讼 检察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蓝田县人民检察院始终以“三有”争创活动为抓手,深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专门化建设,尤其注重发挥科技赋能作用,以高质效办案守护绿水青山,为美丽陕西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快速检测设备,让隐形污染无所遁形

生态环境中的许多污染问题,如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大气中的细微颗粒等,往往难以用肉眼直接察觉。该院引入涵盖大气、土壤、水等领域的公益诉讼快速检测设备,为发现和认定污染提供了“火眼金睛”。在某河流支流的排污口检测中,快速检测设备精准识别出排放污水中多项指标超标,明确了环境受损的具体程度。针对这一情况,该院第一时间与相关行政机关沟通,督促其迅速采取措施处理,从源头遏制污染扩散。

无人机巡查,高空视角破解秦岭保护难题

秦岭生态保护关乎区域生态安全,而部分涉秦岭的污染问题,如河道内的料渣堆积、耕地中的矿渣占用等,因地理位置特殊或范围较广,传统勘查方式效率有限。该院借助无人机开展高空巡查,全面掌握污染现场的具体情况。在两起涉及秦岭区域的固体废物污染案件中,无人机清晰拍摄到料渣堆积影响河道行洪、矿渣占用耕地等现状。结合实地勘查、走访村民、调取相关报告等工作,该院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大数据分析,精准监督提升农村污水处理效能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规范运行,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该院运用大数据技术,应用污水处理设施不规范运行破坏水质类案监督模型,对辖区内乡镇的农村污水处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通过对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模型精准锁定了9个运行不规范的污水处理站。该院据此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落实整改责任。目前,这些污水处理站均已完成整改并投入正常运行,有效提升了农村污水治理水平。

科技赋能让公益诉讼检察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未来,该院将持续探索科技与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守护好每一片绿水青山,为推进美丽陕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徐腾)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