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农商银行黄家湾分理处位于佛坪县熊猫大道,它不仅是办理存取款、社保缴纳等金融业务的银行网点,更像一个充满温度的“邻里服务站”。这里的工作人员用发自内心的微笑、细致入微的服务,成了周边居民口中常记挂的“暖心人”,让金融服务多了份烟火气。
清晨,距离开门营业还有10分钟,分理处的工作人员已完成岗前准备:擦拭柜台玻璃、整理宣传折页,柜员们对着镜子整理仪容,最后相互提醒“记得保持微笑”。8点整,玻璃门缓缓推开,家住附近小区的张大爷如约而至。“张大爷早!今天还是取养老金吗?”柜员小王笑着起身问候,熟悉的称呼瞬间拉近了距离。张大爷点点头,递过存折,小王一边快速办理业务,一边轻声叮嘱:“最近天气多雨,您慢点走路小心地上湿滑,养老金刚到账,记得核对下金额。”业务办结后,她还主动帮张大爷把存折和身份证整齐放进老人的口袋里,笑着目送他离开。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这里上演。面对办理社保缴费的客户,工作人员会用方言细致讲解缴费标准和到账时间,避免客户因听不懂专业术语犯迷糊;遇到咨询财政补贴的客户,会手把手教他们在手机银行上查询明细,还贴心地在纸上写下操作步骤;对于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客户,更是多了份耐心,72岁的王奶奶第一次用手机查余额时,手抖着总点错按钮,柜员小王从解锁屏幕开始,一步一步演示,反复讲解“哪个是余额,哪个是交易记录”,直到王奶奶能独立操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你们比自家娃还耐心啊!”王奶奶的话,成了分理处最温暖的“奖杯”。
这份微笑,从不是职业要求的“标准动作”,而是员工们对“服务乡亲”初心的坚守。佛坪农商银行扎根县域多年,服务的大多是社区居民、邻里街坊和村组村民,工作人员始终把客户需求放在首位,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客户群体,支行工作人员带着移动设备上门办理;结合高发电诈案例,深入村组用客户听得懂的身边事讲解宣传反电诈、非法集资知识,守护群众“钱袋子”;针对种养殖大户资金周转需求,客户经理上门走访,简化贷款流程,让客户不用多跑路就能拿到信贷资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笑容,就能化解客户对金融业务的陌生感,让普惠金融真正走进百姓心里。
这些延伸到柜台之外的服务,不仅是佛坪农商银行的初心承诺,更成了黄家湾分理处全体员工的行动指南。方寸柜台间,他们用微笑打破隔阂,用行动传递温情;大街小巷里,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赢得信任。如今,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把“钱袋子”交给这里,把“烦心事”说给工作人员听。黄家湾分理处早已不是单纯的金融网点,更成了群众心中“有温度、可信赖”的暖心港湾。(供稿:佛坪农商银行)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