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中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增收,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群众生活好、工作好、家庭幸福。
在稳岗拓岗上再加力,着力扩大就业容量。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拓岗就业工程,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持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力争吸纳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1万人。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打好助企纾困稳岗组合拳,完善“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机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让广大劳动者有岗位、能就业。
在技能培训上再强化,着力提升就业质量。深入推进“技能汉中”行动,围绕“3552”现代产业体系和17条重点产业链,着眼“四个提升”加强技能培训,培育更多与汉中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技能人才。高度重视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人才培养,积极编制申报特色工种考核标准,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举办非遗编织技能大赛,培养一批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依托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培育特色劳密型产业,创建非遗编织创业孵化园,打造一批影响力大、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在公共服务上再优化,着力改善就业环境。加快创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市,持续开展“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系列活动,开展高校毕业生“1311”服务,实现困难人员“一对一”精准帮扶。深化“政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校企直通车”服务,用好园区(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实行人社专员制度,全方位帮助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培育人才、招工引才。组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高标准建设市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和10个零工市场,依托秦云就业开发“就业在汉中”智慧系统,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在拓展渠道上再用力,着力提高群众收入。加强企业工资分配监督指导,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技能评价与薪酬待遇挂钩制度,及时兑付政策规定内补助、补贴、奖补、扶持和绩效资金,大力推动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加快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步伐,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举办非遗编织技能大赛。围绕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编制申报特色工种考核标准,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举办非遗编织技能大赛,培养一批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培育特色劳务品牌。依托南郑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壮大特色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2—3个影响力大、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培育创建非遗编织创业孵化园。落实专项奖补、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支持政策,培育20个非遗编织创业经营实体,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
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市。积极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市,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就业拓岗工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建成创业孵化基地80家,扶持创业实体2500家,带动就业1.5万人,力争吸纳1万名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
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全面落实“五抓五促”就近就业增收举措,着眼“四个提升”加强技能培训,建立技能评价与薪酬待遇挂钩制度,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及时兑现各类就业创业补助、补贴和奖金,大力推动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让群众工作好、生活好、家庭幸福。(供稿:汉中市人社局)
责编:朱刚
编辑:鄢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