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致富不忘桑梓 真情回报家乡——记吴堡县致富带头人丁韩民

近年来,在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一提起丁韩民的名字,村民们都赞不绝口。作为吴堡县利农裕民养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丁韩民在四邻八乡早已是颇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他致富不忘桑梓,真情回报家乡的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

IMG_256

丁韩民原本一直在外务工,靠搞建筑闯出了些名堂。然而,正值事业上升期的丁韩民却毅然决然放弃了自己多年来打拼下的成果,不顾旁人的劝阻决心返乡创业。2008年,回到家乡的丁韩民四处打听能赚钱的“好路子”,最终作出了一个胆大的决定,靠养猪这个“老法子”走上致富路。

在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丁韩民建起了吴堡县利农裕民养殖有限公司。“你都这年纪了,还瞎折腾干啥了?”“养猪可不是个简单事,弄不好可是要赔个精光的。”周遭人的闲话没有让丁韩民心生退却,反而给他敲响了警钟。打井、栽树、拉电、修路,在建厂的同时丁韩民还一边到处考察现代化养殖技术,一刻也不敢懈怠。其实,在丁韩民内心深处的土壤里,一直都藏着一个愿望,每每遇到困难时都会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我的父亲去世得早,我们兄弟姐妹4人是靠着乡亲们的救济才长大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乡亲们的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丁韩民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始终告诫自己,等自己将来出人头地了,一定要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红火,让自己深爱着的这片厚土结出“致富花”。

IMG_25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建厂以来,丁韩民每年都会开展技术培训班,系统地给生猪养殖户传授相关经验、科学养殖的益处,精细地介绍各类常用兽药的用途,多年来累计培训2万多人次,发放培训材料2万多份,免费提供药品近4.5万元。

2016年是向绝对贫困发起攻坚决战的开局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在全国吹响,丁韩民自然而然被政府视作了“领头羊”,他建议合作农户向他的公司缴纳养殖股金5000元,由公司负责饲养场地、饲养人员、防疫、销售等,每年给贫困户分红1000元。

事实上,丁韩民本不打算要老百姓的钱,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乡亲们分红时能更加的心安理得,于是他将这笔钱存进了银行吃利息,账户由镇政府和公司共同管理。4年里,丁韩民累计为贫困户分红64.6万元,所得的16余万元利息也全部分还给了村民。

目前,丁韩民的公司年养殖生猪规模达到2.2万头,年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每年稳定收入达500万元以上,公司创办至今共为农民增收450万元,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农”字号龙头企业。

IMG_256

富而思源,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丁韩民,一刻也没有忘记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他不仅是公认的致富带头人,同样也是热衷公益活动的大善人,2002年至今,他扶助98名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残疾人,累计捐赠67.5万元;无偿为贫困户引进陕北绒山羊2000余只;在抗洪救灾、抗击疫情中主动交“特殊党费”2万元,并积极向一线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等捐赠生猪肉价值10万元……20年来,丁韩民一次又一次地行走在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道路上,用自己平凡的举动,让爱与付出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律。

“陕西省劳动模范”“榆林市优秀共产党员”“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榆林市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榆林市特色产业带头人”……丁韩民近年来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但在谈及这些荣誉时他总是习惯性地一笔带过,对他而言,这些奖杯、证书并不是他用来炫耀的资本,只是为了用来时刻鞭策自己,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继续大显身手。(张家辉)

责编:刘朋涛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