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发,点燃乡村振兴激情;挥洒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信心;托举梦想,照亮乡村振兴未来……今年以来,镇坪县华坪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下大力气,通过党群联动、全员参与,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奋进曲。
近日,华坪镇辖区内一抹耀眼的红色格外引人注目,“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村小组干部、人大代表组成“红袖章”巡逻队,防范宣传、巡逻守望、收集信息、提供线索、化解矛盾、人员管理,样样能行,他们用暖心的话语、热情的态度,倾听村民反馈的问题,了解村民的急难愁盼,把平安建设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红袖章”巡逻是华坪镇“321”基层治理模式走深走实的一个简单缩影。他们围绕“村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的工作目标,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抓实平安建设、反诈、防返贫监测、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切实做到以“巡”为根,“点、线、面”相结合,及时发现、处置、解决各类突发问题,当好辖区“守护神”;以“治”为主,群防群治、齐抓共管,风险隐患“不遗漏”,织密织牢社会平安“防控网”,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人人皆知黄连苦,他们却道“比蜜甜”。今年77岁的冯克龙还在坚持种黄连,靠山吃山,靠山养山,这一碗“黄连饭”他端了大半辈子。王云生2017年种的3亩黄连已经采挖,他每年种3亩,轮换种植,每年都有3亩成品黄连。薛恩凤年纪大不能外出务工,现在每天在上湾栽黄连,每天100块钱的务工收入,一年能挣一万多。张玉仁的林下黄连已经发展到2000余亩,他计划近两年把流转的5000多亩林地全部栽上黄连,带动更多的群众务工。张安华尝尽30载黄连苦,依托村集体经济,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2600平方米,专门育苗,积极打造黄连专业示范村,全力实现村集体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华坪镇作为全县中药名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依托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主抓黄连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按照“龙头引领、园区承载、基地支撑、市场运作”的思路,唱响“镇坪黄连”金字招牌,积极引进5家药企,带动全镇群众成立8家黄连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群众镶嵌在黄连产业链上,“苦黄连”酿出“甜日子”,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如今的华坪,在地黄连8541亩,这满眼的葱葱郁郁不仅绿了青山,更成为华坪镇群众增收的“甜事业”,黄连产业已经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清路面、疏沟渠、栽绿植、运垃圾”。近日,华坪镇各村积极行动,一场热火朝天的人居环境整治“春日行动”正徐徐展开。人居环境整治,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村级发展,这是最朴实的民生期待,也是最温暖的民生工程,更是新时代文明的生动实践。为改善农村面貌,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华坪镇全体镇村干部、驻村队伍,各村志愿者、网格员、管护员尽锐出战,穿梭在村组道路、农户门前屋后,采取“干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措施,开展人居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田间地头垃圾柴草。
一排排整齐柴垛彰显华坪人民勤劳;一面面文化墙绘出华坪黄连产业兴旺;一场场志愿服务扮靓华坪美丽乡村……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全镇上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户厕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强化污水治理、加大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绘制发展蓝图,村村擦亮新面貌。
下一步,华坪镇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一线,党员作用发挥在一线,干群同心以庭院“小美”聚力乡村“大美”,让大美华坪“靓”起来,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向绪娟、陈谜)
责编:刘亚莉
编辑:鄢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