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中国文物报社、河南省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中华文明展示传播联盟共同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项目和十佳线路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在郑州落幕。

咸阳博物院报送的“秦风汉韵·丝路遗珍”研学线路,经专家初审、终评,成功入选“全国入围研学线路”,为咸阳文化遗产研学事业再添佳绩!

作为秦汉王朝都城、古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咸阳承载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丝路文明交融的厚重历史。此次入选的“秦风汉韵·丝路遗珍”研学线路,以咸阳文庙、古渡遗址为双核心,串联“秦汉制度奠基”与“丝路文化交融”两大脉络,凭借三大特色赢得认可。

“双馆联动,知识成链”,文庙馆区深挖秦汉制度、儒家礼制与青铜工艺,古渡遗址馆区拓展丝路商贸、水利工程与文学意象,两馆知识互补,构建“制度奠基—文化交融”的完整认知逻辑,告别碎片化学习;“科技赋能,沉浸体验”,运用VR、全息影像还原西汉兵马俑军阵、明清古渡商贸盛景,搭配诗词朗诵、楹联书法活动,让青少年“声、视、触”多感官“穿越”历史,打破传统参观局限;“实践落地,学用结合”,在青铜范铸实验基地亲手复刻文物,理解秦代标准化生产;到古渡遗址观察地层、创作诗词,实现从“看听”到“做创”的转变,让知识真正可感可用。

此次入围,是对咸阳博物院研学工作与文化遗产活化成果的充分肯定。未来,博物院将持续优化线路设计,深化“线上+线下”双轨模式,让更多青少年走进咸阳、读懂秦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谢军美)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