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秦岭博物馆两项工作在省博协成立40周年暨博物馆发展研讨会上交流分享

2025年11月24日至26日,“乘风四十年 辉煌再出发——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成立40周年暨博物馆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商洛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协会、学会、联盟负责人,及省内博协各理事、会员单位代表、专家学者等齐聚商洛,共话博物馆未来发展。

25日下午,本次研讨会的两场分论坛同步进行,分论坛一聚焦“博物馆智慧库房建设与管理”,分论坛二探讨“数智化与博物馆未来”。秦岭博物馆馆长雷新锋、陈列展览部张璐繁分别以《数字化驱动——绘就秦岭博物馆文化传播新图景》《融荟山水人文 守护秦岭瑰宝——关于新建博物馆库房建设与藏品管理的思考》分享了秦岭博物馆在数智化驱动文化传播与库房建设管理的积极探索和具体实践,获与会同行广泛关注。

IMG_258

分论坛一会议分为2025年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和“智慧库房建设与管理”案例分享交流会两个部分。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陕西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王金青先后致辞。胡薇秘书长作2025年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分论坛一

IMG_259 IMG_260 IMG_261

在“智慧库房建设与管理”案例分享交流会环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品管理部主任王东峰,安康博物馆副馆长王晓洁,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办公室主任、杨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护管理部副主任崔睿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鉴定研究部主任权敏,宁波邦达实业有限公司研发事业部总经理张璐,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经理张子文等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分别以《智慧管理驱动下的预防性保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金属文物库房实践路径与启示》《守正创新 赋能传承——安康博物馆藏品管理利用实践分享》《西安碑林博物馆石质文物藏品库提升改造实践与思考》《严规细护 守正笃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品保管工作的实践经验交流》《馆藏文物鉴定情况概述》《藏品库智慧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和《AI赋能博物馆藏品智慧化管理及展示利用》为题作分享发言。从博物馆藏品库房的智能化改造、预防性保护、文物鉴定、数字化管理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各自单位在智慧库房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

IMG_262 IMG_263 IMG_264 IMG_265 IMG_266 IMG_267 IMG_268

秦岭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张璐繁以《融荟山水人文 守护秦岭瑰宝——关于新建博物馆库房建设与藏品管理的思考》为题,详细阐述了秦岭博物馆库房建设聚焦“高湿+监测空白”“存储+调控+辅助缺失”“人工依赖+”三大核心难题,通过构建“监测-调控-存储-防护”一体化智慧体系,实现了环境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存储从粗放堆放到定制保障、管理从人工记录到智慧追溯的三大转变,为学术研究与展览活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IMG_269 IMG_270 IMG_271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主题为“数智启未来——博物馆的数字创新与活力”,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副会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致辞。

IMG_275

主旨发言环节,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文保护实验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杨晓飞,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李慧斌,陕西历史博物馆信息资料部数据管理科科长侯鲜婷,安康博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吴荣军,陕西十月文物保护公司副总经理张利欣分别以《文博科技发展之路》《三维数字资产生成技术及应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这里是安康 —— 安康博物馆数字化空间打造经验分享》《 数智化赋能服务质量 ——创建博物馆文化传播生态》为题作分享发言。从数智化应用成果、数据资产生成技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前沿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度融合路径。

IMG_276 IMG_277 IMG_278 IMG_279 IMG_280

秦岭博物馆馆长雷新锋以《数字化驱动——绘就秦岭博物馆文化传播新图景》为题,分享了秦岭博物馆在数字化驱动文化传播方面,以数智化展陈、服务数字化和传播数字化三个方面推进的实践与探索。展览秉持“人”为中心的展陈理念,共设50余处数字化展项,分自然、人文、生态打造沉浸式体验,构建线上与线下融合服务体系,使静态的内容和文物“活”起来。

在圆桌讨论环节,雷新锋馆长首先对与会代表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表示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数智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陕西文博行业迈向智慧化发展的新阶段,秦岭博物馆将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加沉浸式、个性化的文化体验。

IMG_281 IMG_282 IMG_283

IMG_284

圆桌讨论

IMG_285

此次研讨论坛,专家学者们带来了博物馆智慧库房建设、数字创新实践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是秦岭博物馆与全省文博同行交流学习的重要契机。未来,秦岭博物馆将充分学习借鉴行业先进经验,持续深耕博物馆藏品管理和数智化发展领域,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活化利用等方面持续探索,不断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助力全省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王玺)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