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市中心医院骨关节病运动损伤关节镜科刘勇主任团队,成功为三位复杂肩关节疾病患者实施了肩关节置换手术。这三例手术均属于关节置换领域的高难度手术,其中肿瘤肱骨头置换手术为宝鸡市中心医院首例,反肩关节置换手术则是继科室在全市首例开展该技术后实施后的又一例。
三例高难度手术,发起复杂肩关节诊治新挑战
在科室接诊的三位患者中,第一位患者年事已高,因外伤导致肱骨头粉碎性骨折,伴有严重骨质疏松。面对骨折粉碎、无法固定的困境,刘勇主任团队经评估,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肱骨头置换手术,以避免长期卧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第二位患者被诊断为肱骨近端肿瘤,需行肿瘤切除后重建肩关节功能。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宝鸡市中心医院首例肿瘤肱骨头置换手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第三位患者情况更为复杂,肱骨近端肿瘤术后多次复发,历经多次手术,肩关节功能严重丧失。经全面评估,团队决定采用反式肩关节置换术这一前沿技术。据了解,反式肩关节置换术(RTSA)被誉为肩关节手术领域的“终极武器”,其设计颠覆传统,将球形关节面置于肩胛骨侧,而盂杯置于肱骨近端。这种“反着来”的设计使三角肌能够直接发挥带动关节活动的作用,有效代偿受损肩袖的功能,让严重肩关节疾病患者重获抬臂能力。

技术创新,攻坚克难实现手术突破
肩关节结构复杂,置换手术技术要求极高。特别是反式肩关节置换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国内仅在顶尖医院开展。在刘勇主任的指导下,团队为每位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尤其在面对第三例患者多次手术后的组织粘连、解剖结构不清等挑战时,团队小心分离组织,反复进行假体试模和匹配,最终精准安装假体。
针对第一位高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的问题,团队与麻醉手术科密切协作,采用复合麻醉方式并配置术后镇痛泵,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三位患者的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度得到满意改善。特别是反肩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第二日即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轻度活动,肩部功能恢复显著。
多学科协作,齐力攻坚守护患者健康
三例高难手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骨科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更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诊疗优势。
从术前讨论开始,刘勇主任组织全科进行充分术前评估,完善CT、MRI等影像学检查,全面考虑患者年龄、功能需求及肩关节损伤情况,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对于肿瘤患者,团队与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密切协作,精准确定肿瘤切除范围。
同时,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紧密配合,更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术后,康复医学科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科学恢复肩关节功能。
正是得益于多学科之间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协作,才得以让患者顺利手术,重拾健康。
锐意进取,骨科发展迈上新台阶
肩关节疾病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复杂肩关节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疾病的治疗对于外科医生的要求极高,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手术操作技术,还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跨学科协作能力。近年来,宝鸡市中心医院骨关节病运动损伤关节镜科紧跟医学前沿技术,潜心钻研,积极创新,在关节外科、创伤、脊柱、运动医学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尤其开展的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以及肿瘤肱骨头置换手术,正是对科室在肩关节疾病治疗领域的全面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最好验证。
“作为医生,最大的成就来自于看到患者恢复功能、重拾生活信心。”宝鸡市中心医院关节病运动损伤关节镜科刘勇主任表示,将带领团队继续秉承“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关节外科领域不断探索,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重塑健康人生。(供稿:宝鸡市中心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