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白河县司法局:法治赋能纾企困 律企连心助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连心服务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白河县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职能和工作实际制定了《法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近日,陕西盈赫律师事务所积极响应、落实“律企连心 法治护航”行动,成功化解一起因企业裁员引发的群体性劳资纠纷,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为企业解除经营包袱,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基本案情

企业裁员遇分歧,劳资矛盾渐升级

县内某民营企业受市场环境波动影响,业务量大幅缩减,陷入经营困境,不得不启动裁员程序。然而,在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上,企业与员工之间出现分歧,多次协商无果,矛盾呈激化趋势。员工方认为,自己为发展倾注大量心血,虽理解企业裁员的无奈,但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企业应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并承担养老、失业保险等相关损失。企业方则表示,愿意依法给予补偿,但需在法律框架内结合自身承受能力制定补偿方案。双方诉求差距较大,若不及时化解,可能引发群体性维权事件。

办案经过

专业调解搭桥梁,法理温情解僵局

为避免矛盾升级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该企业向陕西盈赫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支持,请求指派专业律师介入协商。律所高度重视此案,迅速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秉持“精准服务、纾困解难”的原则,开启纠纷化解绿色通道。

承办律师团队首先采取“背靠背”沟通方式,分别与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代表深度交流:一方面倾听员工诉求,记录核心关切,安抚情绪;另一方面详细核查企业经营报表、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资料,全面掌握企业实际困难与法定责任边界。在厘清关于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等关键法律依据后,律师团队组织双方开展“面对面”调解。

调解现场,律师用通俗语言逐条解读裁员补偿的法律规定、计算方式,结合类似案例说明法定权利与义务。经过多轮耐心疏导与专业释法,企业方明确了自身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动调整补偿方案;员工方也体谅到企业的经营压力,理性调整诉求。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签订调解协议,企业当场将补偿金一次性足额支付给员工。

典型意义

法治赋能纾企困,律企连心助发展

此件劳资纠纷的快速化解,不仅避免了矛盾升级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更实现了“企业减负、员工安心”的双重成效,是陕西盈赫律师事务所践行法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使命的生动实践。对于劳动者来说,其合法权益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法律保障,感受到了法治的公平与温度。对于企业来说,以可控的成本卸下了经营包袱,避免了诉讼可能带来的声誉损伤与时间成本,获得了重整旗鼓的宝贵空间。

当前,白河县司法局正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与服务资源下沉,常态化开展“律企连心 法治护航”行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专业的法律服务不仅是解决争议的“灭火器”,更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器”。下一步,白河县司法局将持续深化“律企连心 法治护航”行动,引导县内法律服务机构做实涉企法律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姜明康 纪传美)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