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住教育内核与本质,构建启智润心教育新生态。延川县城关小学6名英语教师,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前往西安,参加“名师之路”第29届探索数智时代文化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新样态教学观摩研讨会。

赵刚,高级教师,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全国双语教育联盟秘书处副秘书长,双语世界小学英语杂志编委。赵刚老师的示范课《Finding Mommy》,巧妙地将有关身体的词汇和我们熟知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融合在一起,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赵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们对这些动物的描述,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同时锻炼了孩子们的英语表达的能力。

朱亚文,高级职称,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周亚文老师的示范课《The Rainbow》,既引导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白彩虹的由来,使学生不局限于语言的学习,而以语言为载体,用英语理解、思考。培养其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董剑,东莞市南城英语教研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英语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董老师示范的《What can we see in a community?》,通过Chen Jie’s community,让学生了解一个社区所包含的必要的场所及其功能。鼓励学生谈论自己所在的社区。同学们对于自己身边的事情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整节课围绕There is a…We ofren…in the …展开。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周根妹,高级教师,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称号。周老师执教的《My shadow and me》精彩纷呈、亮点突出。周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影子的特点以及与自身的关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这堂课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教育,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主维山,国培特聘专家,国内著名小学英语教师及培训师。主老师示范的《Different Hobbies》一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主老师通过问候、词汇铺垫(like、love、enjoy)和展示不同爱好的图片,迅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hobby”这个核心词汇有了初步感知。在呈现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将词汇学习与实际生活场景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社交意识。 练习和输出环节的设计更是亮点突出。让学生寻找好友询问爱好、上台表达、听后复述以及和现场的老师互动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从个人表达“ My hobby is… I like/love/enjoy…”到第三人称的“He/She likes/loves/enjoys…”,层层递进,提升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宫文胜,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宫老师带来的写作课《An interesting country》聚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通过标志建筑识别国家、结合景色文化开展习作指导,更将真实情境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融入熟悉的景致与特色美食,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文化魅力,强化文化自信与认同,在思考中掌握表达运用技巧。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写作搭建坚实桥梁,完整实现“输入—内化—输出”的思维进阶。

王超,郑州经开区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首届外语名教师。王老师带来的《Work quietly let’s spell》这堂语音课,目标明确、方法得当、互动充分,既落实了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核心任务,又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发展。

桂婷婷,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桂老师示范的《What do you do in different seasons?》注重“情境化+实践性”,既落实了语言知识目标,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与思维活力。教学紧扣“季节与活动”核心主题,形成由“认知—模仿—运用”的递进链条。尤其注重“语用能力”培养。课堂以“季节”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情境设计拉近语言与生活的距离。活动设计多样,兼顾趣味性与实践性。这堂课以“学生生活经验”为核心,以“情境与活动”为载体,既扎实落实了语言知识目标,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短暂而充实的“名师之路”研讨会已落下帷幕。老师们不仅见证了优质课例中“以生为本”的教学智慧,也在交流探讨里碰撞出“赋能课堂”的思想火花——从语音教学的趣味实践,到语篇教学的思维引导,每一份分享都凝聚着小学英语教育者的执着追求。这场研讨会不是终点,而是我们深耕小学英语教学的新起点。愿老师们带着收获的经验与思考,回到各自的课堂,把“名师智慧”转化为“日常实践”,用更鲜活的设计点燃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用更扎实的行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高向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