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深秋的阳光洒在白河县仓上镇红花村黄姜产业园里暖意融融。镇人大代表、园区主人姜明飞看着漫山遍野葱茏a的黄姜藤蔓,禁不住喜上心头:“看来,今年黄姜又是好收成!”

今年50岁的姜明飞,曾经也是一名四处漂泊的打工人。2018年,在政府大力发展黄姜产业的政策感召下,他返乡创办了白河县明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最初100亩中药材的家庭农场起步,经过8年的“摸爬滚打”,现在公司已发展到有黄姜2500亩、黄精500亩的县级农业园区,成为远近有名的“双黄大王”。

创业初期,姜明飞也面临资金、技术各种困难。“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政府给予了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县农业农村局还多次联系国家科技特派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甘肃省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来园区帮扶指导,为后来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据姜明飞介绍,依靠技术和当地独特的酥黄土资源,公司种植的黄姜从平均亩产不到2000斤提高到2800斤以上,而且皂素含量高。他的产业园还产出了单株4公斤的特大黄精,被外地药商以2000元买作展品。如今,明飞公司与多家药企、加工厂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经济效益也得到大幅提升。

中药材种植是劳动紧密型产业。姜明飞的企业发展壮大后,积极发挥市场主体带动作用,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公司每年向村里100多个农户支付土地流转金12万余元,累计为80多户村民发放务工工资达400多万元。
秋天即将过去,进入冬季,也到了黄姜生长休眠期。今年,公司又有600亩3年生黄姜要出土翻种,只等天气完全晴朗后就可开挖。姜明飞说,按往年亩产预算,产值将达到300万元。

不负青山创大业,黄土地上也能绘出绿美画卷。2024年11月,陕西电视台对姜明飞发展中药材产业进行了报道。今年4月,央视农业频道《寻找匠心》栏目也对他作了专题采访。他的奋斗故事展示了新时期“新农人”的精神风采,也激励着更多乡贤志士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朱明富)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