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新八级工”制度在汉阴县落地见效,破解企业“技工难招、人才难留”困境,助力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汉阴县人社局面向全县73家企业开展“新八级工”制度专题宣讲。

此次宣讲会以“政策落地、企业受益、人才成长”为核心,通过政策解读、互动答疑等形式,将“新八级工”制度的“干货”精准传递给企业,切实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企业痛点 解读政策“为什么”
宣讲会上,首先结合汉阴企业实际,剖析当前县域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不少企业反映,熟练技工招不来、核心技师留不住,传统‘五级工’制度下,技工干到高级技师就没了上升空间,积极性受挫。”针对这一痛点,详细介绍了“新八级工”制度的出台背景——既是国家健全技能人才体系的战略部署,也是陕西省推动“技能与薪酬挂钩”的重要举措,更是汉阴企业破解用工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以前职校毕业生来企业,得花3个月培训才能上手,现在‘双证制度’要求毕业生既拿学历证又持技能证,企业招工成本直接降了!”工作人员具体说明政策配套措施如何从源头解决企业“人才供给”问题,让技能人才“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拆解制度亮点 讲清企业“得什么”
在“新八级工”核心内容解读环节,用“三个实在好处”让企业一目了然。一是等级“破天花板”,留人有底气。从“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八级序列中,特级技师比照正高级职称待遇,首席技师参照企业高管薪酬——“咱企业要是评上一名首席技师,不仅能留住技术带头人,还能吸引周边技工来求职,这就是‘人才招牌’!”二是认定“自己说了算”,育人更精准。企业可根据岗位需求自主制定评价标准:餐饮企业评厨师,可侧重“出菜速度、菜品创新”;汽修企业评技工,可考核“故障排查、维修效率”。工作人员特别强调高级工新增的“实操创新考核”:“谁能改进工具让生产效率提10%,就能评高级工,评出来的都是真能帮企业解决问题的人。”三是待遇“跟技能挂钩”,激励有效果。政策明确要求要按技能等级定工资,可通过设置技能津贴、专项奖励等方式,让技能等级直接转化为收入待遇,这既能留住核心技能人才,又能形成“学技能、比技术、提效益”的良好氛围。
落实服务举措 政企携手促发展
为支持企业顺利实施“新八级工”制度,人社部门送上服务“大礼包”,参加失业保险并缴费满一年以上的企业在岗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可申请技能提升补贴;同时,整理了汉阴本地及安康市内多家经过备案的评价机构名录及热门工种,可根据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专业评价服务。
此次宣讲会搭建了政企沟通的桥梁,下一步,汉阴县人社局将持续开展“新八级工”制度宣传活动,针对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指导,推动更多企业享政策红利、育技能人才,真正实现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助力汉阴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闵锐)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