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华阴市华山中学:悦读山水韵 深耕人文魂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学生对家乡华山人文底蕴的认知,近日,华阴市华山中学以“悦读山水人文华阴”为主题,通过“华山神话传说”与“华山诗词品读”,开展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教育,让学生在神话的浪漫与诗词的意境中,感受华山的雄奇之美与文化之美。

神话溯源:探寻华山的精神密码

IMG_256

在“华山神话传说”版块,班主任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巨灵擘山”的传说,讲述了上古巨灵神为疏导黄河,以神力劈开华山与中条山,让河水畅流东去的壮阔故事。学生们在聆听中,不仅领略了先民改造自然的豪迈气魄,更体会到神话中蕴含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念与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劈山救母”的经典故事引发热烈共鸣,沉香为救母亲勇闯险境、劈山破壁的执着与孝心,让学生们深刻感悟到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叛逆精神与亲情的力量,不少同学结合影视改编作品分享了自己对“坚守”与“担当”的理解。而“吹箫引凤”的浪漫传说则为活动增添了柔情色彩,萧史与弄玉以箫结缘、遁入华山成仙的故事,展现了古人对纯真爱情的赞颂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华山“引凤亭”等实景的关联,更让学生感受到神话与地域文化的深度交融。三个故事或恢弘豪壮,或凄美动人,或柔情似水,构成了华山神话多元的精神内核,让学生在虚实相生中读懂了名山背后的文化基因。

诗词品韵:感悟山水的人文情怀

IMG_256

“华山诗词”版块,班主任则带领学生走进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在笔墨书香中品味华山的雄奇意境。活动现场,学生代表深情朗诵了北宋政治家寇准的《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班主任详细介绍了这首“三步诗”的创作典故——七岁的寇准应客之请,踱步三步便脱口成诗,以凝练的语言道出了华山的险峻与高耸。学生们在反复品读中,体会到诗句“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空间张力,仿佛亲历山巅俯瞰的壮阔景象,更被少年寇准的才情与气魄所感染。随后,大家共同研读了开国元勋朱德的《华山》诗,朱德同志的诗句“西接昆仑连一脉,千峰万壑护中原”中,溢流出满满的爱国热忱,也塑造了坚定守护中原的忠诚勇武形象;而其诗句“悬崖连绝壁,无高不可攀”则展现出我们敬爱的革命先驱面对再大的艰难险阻,也能通过坚定的努力奋斗攀越峰巅走向胜利。结合抗战时期的创作背景,学生们深刻理解了诗句中蕴含的民族气节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到伟人将山水之景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的豪迈胸襟。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分享感悟,有同学表示:“寇准的诗见山之雄,朱德的诗见志之壮,同样的山水,在不同时代孕育了同样动人的精神力量。”

知行合一:厚植家乡文化自信

IMG_256

活动尾声,班主任总结道:“华山不仅是自然的瑰宝,更是文化的殿堂。神话传说承载着先民的智慧,诗词歌赋凝结着文人的情怀,这些都是我们家乡最珍贵的文化财富。”此次活动通过“听传说、品诗词、悟精神”的形式,让学子在紧张的备考之余,近距离触摸家乡文化的温度,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更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学习与生活,做家乡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华阴市华山中学始终注重本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此次主题活动是学校“文化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更多特色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山水人文的浸润中,成长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同军龙)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