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汉阴:取得乡村全面振兴阶段性成果

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公示第二批全省“千万工程”示范村名单,汉阴县6个村成功入选。此前已有5个村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至此汉阴县省级示范村数量将达11个,取得了乡村全面振兴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汉阴县始终锚定 “千万工程” 精髓要义,以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为支点,走出了一条具有秦巴山区特色的和美乡村发展之路。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100亿元,同比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25元,同比增长6.8%;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92.5%、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41.5%、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比例97.2%。探索“国企带镇村”模式盘活产业资源12.7万亩,资产6.64亿元,40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带动分红422万元,人均增收4500余元。14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达1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7个、300万元以上1个,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汉阴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度考核优秀,先后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国第二批数字乡村、全国“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3项国家级试点,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IMG_256

下一步,汉阴县将以11个全省“千万工程”示范村为契机,持续放大示范效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在产业发展上,进一步深挖富硒、生态、文旅等特色资源,重点培育壮大富硒粮油、生态养殖、精品茶果等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汉阴辨识度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农创品牌,通过“线上电商 + 线下商超 + 订单农业”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路径,推动产业从“有规模”向“高品质”“高附加值”转型。

在环境整治上,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更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乡村治理上,深化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果,依托数字乡村建设优势,搭建智慧治理平台,提升村级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优化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在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中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在成果巩固上,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持续发展、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供稿:汉阴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