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巴县青水镇坚持以“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制度保障”为目标,通过宣传引导、村民自治、文明实践等举措,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治理效能,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治理“主心骨”。聚焦“千万工程”示范建设、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治滥办酒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重点,通过“一报告一申请一承诺双报备”制度,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制度化。同时,通过“星级创建”“双强争优”等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推动乡村治理向纵深发展,促使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攻坚克难、挺膺担当。坚持“以党风带民风”,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采用“党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模式,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治理格局。在整治滥办酒席工作中,党员干部主动申报婚丧嫁娶事项,接受群众监督,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示范带动作用。
正向引导,夯实移风易俗“硬基石”。将禁酒令纳入村规民约,明确红白喜事申报程序、处理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推动违规滥办酒席治理。对照高考学生名单,高考结束后,镇村干部第一时间开展政策宣讲,明确除婚丧嫁娶可简办外,其余酒席均属禁止范畴,并与本年度高考学生家长逐一签订《不操办学酒承诺书》。同时,建立“周调度+日摸排”的滥办酒席排查响应机制,定期摸排生日酒、满月酒等违规办酒线索,针对摸排出的线索,组织镇村干部及时上门劝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展”“好家风”评选等活动,通过院坝会、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政策和典型事迹。镇村两级通过召开村民会议,通过入户宣传、村级大喇叭、宣传车宣传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宣传普及禁止滥办酒席政策。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组织联村领导、联村干部、村干部及镇机关干部组成工作专班,一方面向操办酒席人员耐心讲解政策,说明厉害关系,劝其主动停办;另一方面,专班人员分成两队在酒店必经路持续对赴宴人员进行劝返。对于不听从劝导、坚持违规操办酒席的人员,将依据村规民约中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同时,通过红白理事会通报、村民大会公开评议等多种渠道进行曝光和批评教育,以此巩固移风易俗工作成果。
共建共享,焕发乡村治理“新活力”。在“积分制”激励下,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调解矛盾纠纷、拒绝参与滥办酒席等活动,形成家家争积分、户户比文明的良好氛围。各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加强调解和监督等措施,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向家坪村召开院坝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整合现有资源,改废弃河滩地为“菜园地”,让安置点的群众规范有序地发展菜园经济;栽种景观花木3000余株,增设垃圾桶,昔日杂乱村巷变身生态长廊。积极发挥站所职能作用,将综治、司法、信访、派出所、民政等人员整合,按照“一个中心管理,多条渠道运转,多个职能发挥,多种形式调处”的模式,广泛收集辖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有上访苗头的矛盾10起。(夏 欢)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