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电力赋能“薯”光曲 机械秋收加速度

“有了稳定的电力保障,我们的12台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开足马力作业,每天能收获300多亩地,今年2000亩马铃薯总产量预计突破600吨!”10月20日,横山区雷龙湾镇沙峁村党支部书记马如意望着田间忙碌的农机队伍,对前来提供保障服务的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刘洋竖起了大拇指。当日,该公司党员服务专班深入秋收一线,以优质电力服务助力机械化采收高效推进。

沙峁村是横山区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今年全村规模化种植马铃薯2000亩,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智能化采收”模式。村里引进的12台电气混动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杀秧、挖掘、薯土分离等多道工序,一台机器的作业效率相当于8名农民的人工劳作量,大幅降低了收获成本与损耗率。但密集的农机作业也使村里的用电负荷较平时增加了40%,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得知情况后,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提前部署,对沙峁村周边10千伏雷龙线开展专项巡检,累计巡查线路18公里,整改树线矛盾、设备老化等隐患6处。针对农机充电需求,紧急新增2台50千伏安临时变压器,架设低压电缆0.8公里,在田间设置3个移动充电点位,确保农机“随到随充、满电作业”。

在秋收现场,服务队员携带检测设备对充电设施、配电箱等进行实时监测,重点排查线路接头发热、绝缘破损等问题,现场解决充电接口接触不良等突发情况3起。同时,向农机操作人员讲解电气设备安全使用规范,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并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安排4名抢修人员、1台应急抢修车驻点待命,承诺故障响应时间不超过25分钟。

“往年人工收获2000亩马铃薯需要20天,今年有了电力保障的机械化设备,一周就能完成全部采收,损耗率还从8%降到了3%以下。”种植户李海洋算了一笔丰收账。稳定的电力供应让马铃薯采收效率提升近3倍,为后续储存、销售赢得了充足时间。

下一步,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将持续聚焦秋收用电需求,动态跟踪农作物采收进度,优化供电服务举措,以坚实电力支撑守护农民“丰收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供稿: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