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用“变化”写下幸福生活新注脚
作为全市历史积淀最深厚、人口最集中的核心区域,旬阳市城关镇曾一度面临“成长的烦恼”:设施老旧、功能滞后、发展不平衡、空间受限,而近几年,城关镇正以深入地“微更新”与“精治理”打破困局,让“面子”更靓,“里子”更实,“底子”更厚。近日,走访城关镇,感受了该镇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的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来到宽敞整洁的街道,身旁是拔地而起的星级酒店,不远处的滨河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绿色的休闲健身场地。如今在这里,城镇和乡村的界限正在慢慢地消融,一幅“城乡融合、共富共美”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鲁家台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曹利军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党群服务中心“打卡”,询问当天办事的情况和诉求登记。为了让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办事更方便,这个党群服务中心20多年来一直“蜗居”在这片老小区里面,在这里,居民可以“一站式”办理社保、医保、民政等近80项业务。
二楼新建成的“城市会客厅”也让这里增添了不少人气,社区居民就爱在这里转转看看,那些模糊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的足迹,无声地讲述着他们奋斗的故事。
“我们这些年的发展,找资料,找照片,把它呈现出来。弄这个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看一看发展,从56年到现在鲁家台社区的发展,发展的理念,发展里面有什么问题,来指导我们以后怎么更好地干事情。”曹利军说。
正像城市会客厅里所展示的一样,近年来社区的发展和改变是多样化的,许多变化带给了社区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住在这个地方,孩子上学、医院看病都很方便,这城市的星级酒店都达到了四个,来客住得也方便。社区‘十四五’我们的经济分红翻了一番。幸福感和城市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我们是建设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生活越来越好。”曹利军说。
老街犹在,却注入了新的活力;县城不大,却充满了向上的希望。空中飞线统一“入地”归置,斑驳的旧楼外墙披上了素雅的新装,菜市场多了规范的经营区划,小角落随处可见新能源电桩,垃圾站有了自己的漂亮外衣,街道上大小车辆都有了一席之地,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加速补齐。
摒弃大拆大建,主打微改造、精提升,他们来到老城社区,这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是一个生动的诠释。
几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幅景象,最亮眼的变化始于这条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感受到这座老城的历史文化底蕴被最大限度地保留,同时又注入了现代生活的气息与便利。居民们在这里生活得越来越舒心,越来越满意,游客朋友们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打卡地。
这里保留了原有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建筑肌理,对破损、腐朽部分进行了修缮,增加了现代化的排水和消防设施,让老街“面子”古韵犹存,“里子”安全稳固。
“近年的变化特别大,以前这街道都是一坑一洼的,现在的街道都是平平整整的,房屋也都给改造了。我觉得我们老城环境好、卫生好、空气好。”老城社区居民鲁文华说。
这种“绣花”功夫,还体现在一个个“口袋公园”的出现。利用零星地块,点缀错落绿植、健身器材,居民们茶余饭后休憩、闲聊有了好去处。从“脏乱差”的角落到“小而美”的乐园,这些“见缝插针”的绿色,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关镇的“变”,不仅仅是容颜变美,还在于发展动能之变。一天天变好的不光是城市社区,每一个村落也都没有被落下。
来到晏坪村,可以感受到庭院经济带来的新生和活力。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的方寸地既种出了风景,也种出了效益。
房前屋后一通打扮,一群不服老的老人们,喂一窝小鸡小鸭、种一片瓜果蔬菜、炒一桌农家饭,晏坪村的庭院经济正在蓬勃生长,还有了一个新的温暖名号“外婆村”。
传统产业在升级,新兴产业也在集聚。李家台村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打造了集文创、旅游、餐饮于一体的亲子露营基地,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今年,李家台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中的“核李旬梦亲子营地”项目成为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去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的一种新选择,文旅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所有的发展变化,最终的目标指向都是民生。古色城墙、现代高楼,灯光勾勒出亮丽轮廓;滨河公园、休闲步道,散步的人们络绎不绝;广场上,欢快的广场舞活力四射……一幕幕烟火气十足、安宁祥和的景象,正是一方百姓幸福生活的生动注脚。
决胜收官进行时
城关镇:项目建设涌热潮 蓄势赋能促发展
当前正值年度目标冲刺和“十四五”收官的关键时期,城关镇各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工程机械轰鸣作响,施工人员奋战一线,处处彰显“锚定目标、争先创优”的强劲势头。李家台冷链物流中心与城南停车场两大项目火力全开,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近日,他们来到李家台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工地。这项工程是驱动城关镇产业升级的一个强劲引擎,它将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先一公里”,让特色农产品保值增值。这项工程的快速推进,也将为决胜收官注入最坚实的产业动能。
走进李家台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核心区,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施工人员分布各处,内外墙粉刷、屋面铝板搭建同步推进,各班组交叉作业、抢抓工期,涌动着建设热潮。据了解,该项目将打造集电子交易、多类型仓储、配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基地,建成后重点服务本地蔬果、魔芋等农产品,通过“冷链+产业”模式联动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融入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助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目前,主体已经完全结束,已经进入到装饰装修阶段,以及冷库的设备安装,还有消防设施施工过程中。后期如果天气好,加快进度,预计今年12月31日交工。”项目经理孔祥平说。
与冷链物流中心项目遥相呼应的是旬阳市城南停车场建设项目现场。钢筋切割的火花四溅,木板搭建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勾勒出一幅抢工期、保民生的生动画面。据悉,城南停车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5744.33平方米,总投资约1.65亿元。项目规划建设地下4层车库与地上2层附属设施,共设置554个车位。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施工进场道路、停车场与党湾路衔接道路建设,以及滑坡治理抗滑桩、土钉、支护桩和停车库桩基等核心工程。
城南停车场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新增500多个停车位,有效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这项民生工程的快速建设,是以扎实行动提升城市品质、回应群众关切的生动实践。
夯实产业“硬支撑”,打造民生“软环境”。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扎实推进,城关镇以项目促发展、以建设惠民生的步伐愈发坚定。在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的关键节点,全镇上下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下一步,我镇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深化‘项目为王’理念,全程跟踪项目建设;聚焦产业发展方向与城市建设需求,重点围绕特色产业、文旅融合、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等领域,谋划一批质量高、效益好、带动强的优质项目;同时,在项目推进中同步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出行、环境等问题,让项目建设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切实以项目高质量建设助推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关镇镇长李秀奎表示。
勇立潮头谱华章
专访:城关镇党委书记朱代富
“双提双优五争先、决胜收官‘十四五’”是城关镇当前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旬阳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扛责奋进,以战略主动赢得发展先机,集中体现在“六个争先”上:
争先稳经济。牢牢抓住项目、招商、消费三大根基,全流程推进重点项目,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切实抓好文旅消费,一对一帮扶重点企业,坚决打好稳增长主动仗。争先优城市。统筹规划、建设、治理三大举措,通过城区更新、阳鱼岛开发、老城街区保护等工程,下好项目建设攻坚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争先兴乡村。树立产业兴旺、乡村和美、生态宜居三大目标,以李家台村为示范,推广晏坪经验,推动农文旅融合,树立城乡宜居新标杆。争先惠民生。聚焦就业、社保、公共服务三大实事,强化教育医疗保障,扩大文化惠民,支持群众充分就业,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争先保稳定。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网格治理三大体系,深化“三力联调”等机制,健全矛盾化解与治安防控机制,筑牢安全稳定的防火墙。争先强党建。实施政治、组织、作风三大建设,认真实施分类指导、争先进位,推动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新起点,旬阳市城关镇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旬阳高质量发展中当标杆、走前列,作表率!(宋博琳 王用兰)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