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 日曾家初级中学英语教研组开展公开课活动。本次活动以 “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 为主题,旨在搭建教师交流研讨平台,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活动自 20日早上8:40 开展,覆盖初中七至九年级,共呈现四节优质公开课,学校教务主任和全体英语组教师全程参与。
关小艳老师
第一节课由八年级英语教师关小艳呈现。她在课堂设计中融入跨文化元素与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课题《Same or different》,通过展示不同人物对朋友的选择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并书写下来,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拓宽了文化视野,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方佳俊老师
第二节课由七年级教师方佳俊呈现。青年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工具与数字化资源, 方佳俊老师在七年级听说课中,借助 “英语角色扮演” 让学生模仿教材对话进行对话练习,实时反馈发音问题;利用智慧教室互动白板设计 “单词闯关” 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课堂氛围活跃,有效解决了传统听说课 “学生开口难、参与度低” 的问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极高。
徐云培老师
第三节课由九一班徐云培老师执教。本节课为听说课,题目为《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围绕 “谈论物品材质与产地” 的核心目标,设计了 “基础 — 提升 — 拓展” 三层情境任务:基础层为 “看图问答”,让学生观察插图,用 “—What’s the… made of? —It’s made of…” 进行简单对话;提升层为 “双十一购物调查”,通过谈论购物车里的物品材质及价格进行练习提升。拓展层为 “生活分享”,邀请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物品的材质与产地。分层任务兼顾了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多数学生能完成基础与提升层任务。
吴金蕾老师
第四节课由九二班吴金蕾老师讲授。《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是初中英语人教版的重点写作课,核心要求学生运用 “used to do”“used to be” 等句型,描述自己过去与现在的改变并进行比较,培养叙事类英语写作的逻辑与表达能力。本节课围绕 “激活话题 — 梳理结构 — 仿写练习 — 自主创作” 的流程展开,教师在课堂中明确了 “三段式” 写作框架:第一段 总结“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第二段 “从性格变化,外貌改变,爱好变化几方面进行对比描述”(I used to … but now…);第三段 “总结”(Later, I tried… Now I am not afraid anymore)。同时,通过呈现 “优秀范文片段”,标注出文中的过渡词(如 “At first, Then, Finally”)和核心句型,为学生搭建了清晰的写作支架。从课堂练习来看,80% 的学生能按照框架完成初稿,基本实现了 “有逻辑、有结构” 的写作目标。
研讨交流促成长
课后教研组各位老师对本次授课进行了议课活动,从反思到讨论再到课堂重构,每一位授课教师都获得了一次新的蜕变。总之本次初中英语组公开课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与研讨探索,既展现了教师的教学风采,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不足。未来,英语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终实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关小艳)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