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敬老月“弘扬孝亲敬老,共建老年友好社会”部署,山阳县杨地镇卫生院医护团队带着设备与药品走进乡村,让超多长辈在家门口享受到“中西医结合”的贴心关怀,让每一位到场的乡亲都能感受到贴心服务,让长辈们在家门口享受到免费医疗支持,这一路的温暖细节,邀您一起回顾~
从清晨筹备到傍晚收尾,全程把心放在长辈身上
义诊当天,义诊团队提前1小时赶到大石头村卫生室村,设备一一调试好,就怕长辈来了要等。从早上8点开始,乡亲们陆续赶来,医师团队全程忙而不乱,耐心对待每一位长辈:
西医看诊“快准稳”!该院主治医师樵东东副院长从问诊、基础检查到病因初步判断,流程清晰规范,尤其针对感冒、急性疼痛等常见问题,能快速给出诊疗方案,减少等待时间。
中医问诊超精准:中医大夫现场搭脉,为长辈辨证体质——针对常干农活导致的“湿气重、腰腿疼”,开了“薏米煮水喝、生姜泡脚”的简易方子;对失眠长辈,建议“睡前按揉涌泉穴,比吃安眠药安全”,还手把手教穴位位置。
医师们在测血压时会特意把袖带调至合适松紧,轻声问“勒不勒?”;测血糖前,会仔细消毒指尖,动作轻缓怕长辈疼;遇到听力不好的长辈,医生会凑到耳边,用方言慢慢讲检查结果。
忙到中午,大家轮流扒几口饭就接着服务,就怕晚来的长辈白跑一趟;直到傍晚最后一位长辈拿到健康建议,团队才开始收拾设备,还不忘叮嘱村医“后续有长辈问用药问题,随时跟我们联系”。
二、从检查到指导,每一步都为农村长辈考虑
紧扣国家“普及老年健康知识、落实健康管理”要求,该院医护团队把服务做得细之又细,贴合农村长辈的生活实际:
检查环节接地气:测完体重,医生会结合长辈“常干农活”的情况,说“您这体重刚好,但平时扛东西别太用力,护着腰”;做口腔检查时,会教大家“用盐水漱口,比光刷牙干净,还不用花钱”。
慢病指导更贴心: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长辈,医生会拿着药盒,一笔一画标上“早上饭后吃1片”“晚上睡前吃半片”,还会举例子“就像您种庄稼要按时浇水,吃药也不能断”;针对关节炎、腰椎痛等劳作常见问题,提供针灸、按摩、拔罐、贴敷治疗,开启不一样的养护新方法。
特殊关怀暖人心:给长辈讲阿尔兹海默症预防时,会用“记不住刚收的玉米放哪了、出门找不到自家菜地”这样的日常场景举例,让大家一听就懂;对独居长辈,医生会多聊几句“平时多跟邻居唠唠嗑,心情好身体才好”。
三、从政策解读到后续跟进,让健康守护不中断
响应国家“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的号召,该院不仅当下送服务,更考虑到长辈后续的健康需求:
政策讲解不绕弯:说“65岁以上免费体检”时,会明确告诉长辈“到时候村卫生室会喊您,带身份证就行,不用花一分钱”;用“大白话”解读农村医保报销政策,比如“在卫生院拿慢性病药能报销多少”“做针灸推拿怎么走医保”,帮长辈算清“健康账”,让福利真正落地
后续服务有保障:为每位长辈建了健康档案,详细记着血压、血糖值和用药建议,交给村医定期随访;团队还留了健康热线,叮嘱“有啥不舒服,随时打电话问”。
这次义诊下乡,是杨地镇卫生院响应国家敬老号召的实际行动,也是“把健康送到乡亲身边”的初心践行。未来,该院将继续跟着国家部署走,常到村里来,让农村长辈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到靠谱的医疗服务,守护大家的晚年安康!(陈雅楠)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