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党建是确保这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推动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必然要求。如何答好这道题,关键在于将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审计的“工作优势”,实现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筑牢“政治灵魂”,确保审计如臂使指
审计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深度融合,首先要筑牢政治忠诚,确保审计工作始终“如臂使指”,坚决听从党的指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理论学习中把准方向。 要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国家大政方针和财经法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只有胸怀“国之大者”,审计工作才能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展开,确保审计项目选题精准、服务大局有力。在谋划工作中体现站位。 审计项目的立项、方案的制定,都要首先从政治高度去考量,分析其政治意图、政治要求和政治影响。无论是财政审计、政策跟踪审计还是经济责任审计,都要善于发现业务问题背后的政治风险,推动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锻造“坚强堡垒”,确保审计如影随形
审计监督要实现“如影随形”的全覆盖,离不开一个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深度融合,就是要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审计一线,让党旗在项目上高高飘扬。让支部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队”。 在重大审计项目、紧急攻关任务中,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建活动与项目进度的推进会、业务难题的研讨会相结合,把组织的凝聚力转化为攻克难关的战斗力。让组织生活成为能力提升的“加油站”。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不能与业务“两张皮”。可以组织学习研讨审计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可以邀请业务骨干在支部内分享审计技巧,可以针对审计中遇到的廉政风险点开展警示教育,让组织生活成为提升专业能力、锤炼职业精神的有效平台。
锤炼“审计尖兵”,确保审计如雷贯耳
“如雷贯耳”的审计权威,来自于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审计铁军”。深度融合,就是要用党建来锻造这支队伍的精气神。以党性修养淬炼斗争精神。 审计工作本质上是一项监督工作,必然要触碰利益、面对压力。必须加强党性锻炼,教育引导审计干部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动真碰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查到底,对一切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零容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捍卫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纪律规矩守住廉洁底线。 审计纪律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审计全过程。常态化开展廉洁从审教育,严格执行“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引导审计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确保审计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供稿:石泉县审计局 杜凡)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