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红色足迹照亮新生成长路

9月17日,知青馆馆长高延红带队赴延安中学开展业务交流,以“活化博物馆资源,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为核心,与校方主要领导深入磋商。交流中,高馆长结合馆内史料,重点讲述了北京知青在延安插队的艰苦岁月——他们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在贫瘠土地上开荒种地、搭建房屋,用双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涌现出诸多扎根奉献的代表,如作品入选中学教材、在艰苦中坚守文学创作的知青作家史铁生,以及克服医疗资源短缺、背着药箱守护乡亲健康的“赤脚医生”孙立哲,这些鲜活事迹让校方深刻感知知青文化的教育价值,最终确定将知青馆参观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为2400名新同学开启沉浸式红色学习之旅。

IMG_256

延安中学郭博校长对此次合作高度认同:“让新生走进知青馆,亲眼见、亲耳听北京知青在延安的奋斗故事,能让他们更真切地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重量,这是非常生动的入学教育。”

为保障2400名新生分两批(9月20日、28日)有序参观,知青馆提前谋划、精细筹备接待细节:一方面,统筹全体讲解员提前就位,根据青少年认知特点打磨讲解内容,减少专业术语、增加故事化表达,比如用“知青叔叔阿姨如何用冻裂的手种出粮食”“煤油灯下写文章有多难”等通俗表述,让历史更易被理解;另一方面,结合展馆布局规划3条分流讲解路线,每条路线配备专属讲解员,避免人员拥挤,同时串联“知青生活场景复原区”“生产工具展示区”等核心展区,确保同学们能清晰看到知青当年的生活物件与劳作工具,沉浸式感受艰苦岁月。

IMG_256

活动现场,讲解员以饱满热情带领同学们边走边看、边听边悟:从知青顶着严寒酷暑开垦荒地的实干场景,到史铁生在艰苦中坚持创作的精神,再到孙立哲徒步翻山越岭为百姓诊疗的坚守,最后当同学们了解到亲切的习近平爷爷是如何在梁家河一步步建立起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使命,一个个具体画面与生动故事,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到北京知青在延安的付出与担当。

此次活动不仅是知青馆拓展青少年教育阵地的重要实践,更让新生在触摸知青历史、聆听奋斗故事中,深刻体会到延安精神的内涵。同学们表示,将以北京知青为榜样,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供稿: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