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研,华阴市华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渭南市教学能手、渭南市学科带头人。王新研老师耕耘三尺讲台,挥洒青春二十八载。她总是说,教育者的勋章,从来都是刻在学生的成长里,写在课堂的温度上,融在团队的共进中。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不仅是教授给学生们知识,更是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王新研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她总是告诉学生:”你们可以成绩平平,但为人一定要正直;人可以不优秀,但绝不能危害他人与社会”。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她让学生明白,在该奋斗的年龄一定要有理想,为理想而努力。那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用匠心来雕琢孩子们,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她要求学生从整理自己的书桌,收拾自己的床铺,打扫他们的宿舍开始,做好自己该做的,学会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义务与责任。因为她知道学校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现在,还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她用自己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走好今天的每一步,为他们的未来打好基础。
师者如水,润物无声
诚挚的心灵,是孩子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孩子心灵的明镜。她总是说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天职。当处在老师的位置上,会不自觉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心理动态。因为她知道学生今天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他的未来。她发现班上个别男生、女生关系过于亲密,就利用班会课教育学生,”世界上最美的情感,不是花前月下,你情我侬,而是为了理想,为了未来,一起努力,一起奋斗,那才是真正的比翼齐飞”。同时她还让学生懂得,”作为女孩子,必须学会自尊自爱。女生必须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能让他人轻看了自己,一旦轻看了你,你就廉价了。一旦廉价了,日后别人就不会珍惜你;作为男孩子,时刻得保持清醒,不要让自己冲动,更不要让自己身陷泥潭。否则,日后不仅让自己无法抽身,还会让生活一地鸡毛。”作为班主任,每一届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她都会告诉学生,”高中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高中三年过得很轻松,作业不做,上课不听,想玩就玩,想乐就乐,三年之后,一无所获;另一条路高中三年走的很辛苦,做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习题,三年以后会走进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让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更为美好。在这两条路里面,选择哪一条,决定未来的出路,何去何从?进高一时就的做好选择。人们常说一句话,努力大于选择,选择不对一切白费。”作为语文老师,她让学生们明白,语文学习不仅关乎眼前的考试,更关乎未来的为人处世,和一个人的交际谈吐。语文的许多知识,它教给人们的是许多人生智慧。比如在我们处于二难选择时,他教给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们和别人发生矛盾时,她教给我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她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重要的同时,爱上语文学习。
师者如梯,助力成长
一个人的优秀是星光,一群人的优秀才是银河。2015年,她被评为渭南市教学能手;2022年,她成立自己的教学能手工作室;2023年,她被授予渭南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她在自己优秀的路上,始终不忘记带领团队共同进步。她把自己的备课本借给闫静老师,让她去学习借鉴;她让孟伟涛老师明白课堂要出彩,需围绕一个知识点,环环相扣的引出问题;她给卜益荣老师指导,语文思政课一定要落在爱国情怀和立德树人上;她给袁心怡老师传授管理班级经验和心得。在她的帮助和引导之下,这些同仁的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2025年,她加入了”渭南市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与咸林中学的教师结对帮扶,培养种子老师纪孟霞。
从教二十八载,荣誉于她,是勋章,更是镜子。它照见的是课堂上学生眼里的星光,是团队里青年教师拔节的声音,是教育路上从未熄灭的热忱。未来,她仍愿做那盏守在教室门口的灯——不耀眼,但足够温暖;不张扬,但足够持久。她说,不必追赶所有”成功模板”,但一定要守住内心的火种:对专业的敬畏,对学生的赤诚,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因为她知道,教育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学生走向更广阔天地时,回头望见的,那束始终为他们亮着的光。(供稿:华阴市华山中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