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扎根乡村二十载,桃李芬芳满江南 一一记洋县磨子桥镇乡村教育坚守者吴黎娟

在洋县磨子桥镇杨湾完全小学,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爱心妈妈”。她就是吴黎娟老师。二十余年来,她坚守在三尺讲台,将最宝贵的青春和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乡村的孩子们。她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守护者,用爱与责任为他们点亮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光。

初心如磐:从青涩到坚定的教育选择

2001年2月,刚走出校园的吴黎娟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向往,踏入洋县南部山区的一所村小。现实条件虽与理想有差距,但当地教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以及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求,深深触动了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成为她默默许下的诺言。

为尽快适应教学岗位,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认真观摩课堂;为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她利用周末走访学生家庭,足迹遍布乡村小路;为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她亲手布置教室,让简陋的空间洋溢家的温暖。吴黎娟始终相信:”教育是心灵的唤醒。”她通过儿歌规范课堂纪律,以示范作业培养学习习惯,更以细致入微的关怀温暖每位学生。曾有一位女孩因父母外出务工衣着单薄,吴黎娟悄悄送去自己女儿的衣物,并在春节前为她添置新棉衣。当女孩露出灿烂笑容的那一刻,她更加坚信:师爱,是照进孩子生命的一缕阳光。

IMG_256

匠心育人:以专业与智慧激活课堂

面对新课改的推进,吴黎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2003年秋,她主动承担一年级数学教学任务。面对新教材,她深夜研读课标与教参,广泛查阅教育报刊,虚心请教县域名师。一年后,她执教的《数学综合活动课》在全县教学研讨中获得专家好评,成为乡村学校践行课改的典范。

她认为,”数学不应是抽象的符号,而应是贴近生活的智慧。”她带领学生走进田间,以脚步丈量土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实践;设计”小小采购员”情景教学,让加减法在模拟体验中变得生动易懂;随着智慧黑板进入课堂,她巧妙运用动画资源,使”分苹果””搭积木”等课程充满趣味与活力。

二十多年来,她坚持撰写教学反思,记录学生成长点滴,并将实践心得凝练为论文与课题。《如何有效开展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基本计算策略研究》等成果屡获嘉奖。她以科研促教学,逐步形成”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的教学模式,让乡村孩子同样享有高质量的课堂。

IMG_256

爱心守护:做留守儿童温暖的依靠

在留守儿童占比超过20%的学校,吴黎娟不仅是教师,更承担起”代理妈妈”的角色。午休时分,她与孩子们促膝谈心,为他们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节假日来临前,她协助学生与远方父母视频连线,架起亲情的桥梁;寒冬之际,她为家庭困难学生送去御寒衣物和学习用品,以微光点亮他们的求学路。

2011年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吴黎娟兼任”营养指导员”,严谨负责地参与食谱制定、食品监管及账务核算等工作。八年间,她始终保持零失误、零差错。每当看到孩子们开心享用营养午餐的场景,她便感到一切付出皆有意义。

IMG_256

责任在肩:以精细管理与暖心服务双轮驱动,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2019年担任学校教导主任以来,吴黎娟始终将服务师生、赋能教育作为使命担当。她牵头规范巡课制度,让课堂督导更具针对性;精心组织教师研修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开展专题教研,为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源头活水。在她与学校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连续三年稳居全镇前列,她所带班级的数学、英语学科成绩更是长期保持优异态势。凭借突出的工作表现,她多次荣获镇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县级“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与教学一线的双重标杆。

IMG_256 二十余载春秋如歌,吴黎娟始终如一位朴实的麦田守望者,在乡村教育的园地里默默耕耘。她以爱心滋润幼苗,以智慧启迪成长,以坚守诠释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初心与使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吴黎娟老师将继续以初心为笔、以仁爱为墨,书写更多浸润温度的教育篇章,助力更多乡村孩子走向广阔的未来。(李方东)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