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大道之行——孔子文化展”在咸阳博物院文庙展区开展

在孔子诞辰2576年之际,咸阳博物院于2025年9月28日在文庙展区西院举办“大道之行——孔子文化展”。展览将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文物图片及历代与孔子相关的书画,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孔子生平、思想体系及其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IMG_256

展览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孔子的形象与生平。本章节旨在还原历史上孔子的真实形象,详述孔子的生平,并将其置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社会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中,理解其思想产生的历史土壤。通过历史典籍对孔子形象的记载,结合历代文人的孔子画像作品,展示不同人群心目中的孔子形象;通过历代不同版本的《孔子圣迹图》还原孔子生平,呈现孔子学琴师襄、问礼老聃等求学经历,生动再现孔子率弟子十四年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却矢志不渝传播仁政理想的历程,以及孔子晚年归鲁后,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展示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

第二单元孔子的思想。本章节为核心展区,通过一目了然的表格,系统阐释孔子思想的主要内涵。详述孔子所著典籍,展示其对中华元典的保存与传承。此处也分为两个部分展示:第一部分,从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的普及与革新、道德与伦理体系、政治思想等方面阐述孔子的思想体系;第二部分,聚焦孔子的著书立说,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典籍,结合画作及文字说明,展现孔子的伟大文化贡献。

第三单元孔子的影响。本章节通过历代尊儒、孔子的世界影响、与孔子相关的文艺作品三个方面宏观展现孔子思想的影响,凸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分为三个部分展示:第一部分,展现自周至清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追封、对孔庙的题语,阐述历朝历代尊儒的正统性;第二部分,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的传播与本土化,以及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体现其世界性影响;第三部分,节选部分与孔子相关的艺术作品,透过文人墨客的视角展现孔子思想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

咸阳博物院创建于1962年,院址为始建于明代的咸阳文庙。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极力恢复华夏传统,诏令全国重建文庙,恢复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咸阳文庙即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由县丞孔文郁依山东曲阜孔庙为蓝本建造而成的。咸阳文庙作为一种固态文化存在,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一种文化象征和文化符号的作用,既是儒学传播载体,又是重要文物古迹,是兼具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咸阳博物院系统展示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与传承演变历程的首次尝试,也是为观众深入了解儒家学说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所发挥重要作用而奉献的一场文化盛宴。(田小华)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