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是关于她的早期生活尤其是她在做唐太宗宫中才人时的事迹,文献记载却很少。《资治通鉴》中留下了一条她早年驯服狮子骢的史料,却是出自她晚年自己的私人回忆,且不见载于正史及同时期的其他任何公私纂记,所以其真实性是很值得怀疑的。《通鉴考异》说此事采用了唐人韩琬《御史台记》的记载,但是由于该书早已失传,只有一些零星的佚文还散见于古籍中,也不见有关于此条史料的任何信息,所以也很难通过韩记来窥见其事之原貌。笔者认为此事是武则天受到从六朝以来就翻译出来的一些佛典中有关“调马”与“调象”传说的启发,而编造出来的自我“神话”故事,目的是借以震慑和驾驭群臣而已。司马温公未察其实,又误将其当作真实的历史而编入《通鉴》之中。于是后世学者对之也坚信不疑,以致将它当作武则天成长过程中人格形成的关键证据,其实可能都落入了武则天精心设定的叙事陷阱。
(图片来源于作者原文稿)
尽管此事可能是武则天虚构的,但它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域文明对中原文明的影响。因为此事除了在叙事结构和内容上明显受到了印度佛经故事的影响外,还有一些西域元素也很值得注意,如狮子骢可能就是来自中亚粟特地区的汗血宝马。由于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空前畅通,从西域进贡来的狮子骢之类的宝马屡见诸于史载。 因此,武则天驯狮子骢的故事,可以说也反映了一些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互动、传播和相互影响的痕迹。
(文稿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王永平)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