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萧瑟,凉意渐浓,9月21日下午,由定边县图书馆、结庐人境读书会、县图书馆约读书房分馆共同举办的“让更多的人爱尚阅读 让阅读点亮生活”第十三期活动,在约读书房温暖启幕。
本期活动特邀讲书人佘小林老师带来精彩分享。佘老师生于1962年,是一名中共党员,学生时代便积极活跃;高考后投身警界,先后在司法、土地等部门任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退休后仍保持着“敬业奉献”的初心,始终以热忱姿态拥抱生活与文化传播。此次他分享的书目是戏说《道德经》。《道德经》作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由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这部典籍篇幅精简却意蕴深邃,因流传版本不同,字数略有差异,最常见的王弼注本约5162 字,河上公注本约4999字,故常被统称为“五千余字”,亦有《老子五千言》之称。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篇幅最短的哲学经典之一,更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跨越千年仍能滋养人心的智慧瑰宝。
室外秋雨蒙蒙,淅淅沥沥的雨声为活动添了几分静谧;室内温馨融融,书友们的期待与热情让空间满是暖意。佘老师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分享,首先向大家讲述了创作“戏说《道德经》”的初衷——源于对身为中药师的外祖父、从事教师职业的母亲的深切缅怀。这份真挚的情感,支撑着他用三年时间反复打磨,最终完成了“戏说《道德经》” 的结构框架与内容撰写。
分享过程中,佘老师摒弃了晦涩的学术解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将《道德经》里的人生智慧拆解为老百姓能听懂、用得上的日常道理。从处世哲学到生活态度,从价值取舍到心境修炼,他把古老经典与当代生活紧密联结,让在场书友们对“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理念有了更鲜活、更透彻的理解,真正感受到国学经典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能融入日常的精神养分。
分享完毕后,书友们围坐在一起侃侃而谈,围绕佘老师所讲“戏说《道德经》”中人生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想碰撞不断。大家纷纷表示,佘老师用“戏说”的方式将国学经典融入百姓生活,每一句解读都充满哲理思辨,让人读完还想反复回味。只要多读,自有浸润,自有感发,在一遍遍品读中,智慧会自然而然地在心中生发。
鲜为人知的是,佘老师虽已退休在家,却始终保持着“笔耕不辍”的习惯:他在今日头条平台发表了数千篇文章,积累了1.4万粉丝,收获8.5万次点赞。其中,“三边夜话”“三边英雄谱”“三边人物谱”等系列内容更是深受网友喜爱。他以细腻的笔触、翔实的史料,带领全国各地的读者深入了解三边地区的历史文化、英雄人物、饮食特点、环境风貌、农业发展及民俗特色,让这片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看见。这大概就是优秀本土作家的担当,他把对文化的热爱、对文学的追求,化作满腔热忱倾注于笔墨之间,用文字为家乡立传,用故事传承本土文脉。
分享会临近结束时,结庐人境读书会会长胡东霞发言。她表示,结庐人境读书会作为定边县阅读推广的有力组织,始终有义务、有责任将贴近生活的好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更多老百姓,让国学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转化为可落地的生活智慧。谈及读书会的未来规划,她提到,后续计划专门开辟“本土创作线上分享组”,这一平台将为所有热爱定边本土文化的书友,搭建起专属的交流与展示空间。无论是分享自己撰写的本土故事、家乡随笔,还是解读本土作家的作品,都能在这里以阅读、朗读的形式,让更多人沉浸式感受定边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汇聚更多人的力量,为定边本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让家乡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让家乡的文化根脉扎得更牢。”(王 婷)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