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态环境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减轻企业治污成本 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榆林作为全国最大的兰炭产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原煤-兰炭-硅铁-金属镁”产业链,是中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和出口基地,然而,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存在排放高、污染重、升级难的问题,面对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转型的双重挑战,榆林市生态环境局主动靠前服务,以“帮扶+资金”双向发力,助力企业纾解治污难题,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污染治理中心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驻榆林市“一市一策”专家团队,深入兰炭企业开展高频次技术帮扶,并通过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8549万元,切实减轻企业治污成本,推动兰炭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

“一企一策”精准把脉 破解治污技术瓶颈

针对兰炭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无组织排放管控等共性难题,市生态环境局大气中心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组建专项帮扶组,深入企业“把脉问诊”。通过驻厂指导、现场培训、在线答疑等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整改方案。针对部分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收集不彻底问题及治理难点,专家团队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推广“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或引入电厂燃烧等适用技术等措施,帮助企业实现污染物排放降低20%以上,助力企业精准治污。

“真金白银”减负赋能 激发绿色发展动力

在技术帮扶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积极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分三批为43户兰炭企业争取补助资金8549万元,其中,首批9家企业获2100万元,第二批12家企业获2530万元,第三批22家企业获3919万元。该资金专项用于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深度治理、无组织排放收集等环保设施升级改造,预计可带动企业环保投资超2亿元。神木市某兰炭企业负责人说:“中央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到位后,我们自筹资金的压力减少近四成,改造周期至少缩短半年。”

“双向奔赴”共谋发展 环保与效益协同提升

通过“技术输血”与“资金活血”双轮驱动,榆林市兰炭行业绿色转型成效初显。目前,获资金支持企业正在全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污染物排放量预计较改造前下降35%,同时对标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开展全工序、全流程大气污染治理,预计2027年底前实现超低排放,助力兰炭行业进军高端化工产业链。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柳志清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帮扶+监管’机制,继续为企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既做企业治污的‘指导员’,更当绿色发展的‘护航员’,为榆林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全国兰炭产业绿色发展标杆提供坚实支撑。”

从“被动整改”到“主动提升”,榆林市生态环境局以助企纾困的务实举措,破解了环保与发展的“二元对立”。这份“绿色账本”背后,是政府部门靠前服务的担当,更是生态环境保护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共赢答卷。 (供稿: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