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群众金融素养,筑牢风险防范屏障,陕西农信汉阴农商银行在“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扎实组织辖内各网点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将实用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切实守护客户“钱袋子”。
营业部:聚焦重点人群拆骗局
“姐,您看这种说‘稳赚不赔、高息理财’的短信,全是骗人的!之前就有客户因为信了这个,辛苦攒的血汗钱打了水漂。”在个体工商户王女士的商铺里,该行金融知识宣讲员手持宣传折页,结合真实案例耐心讲解。活动中,宣讲员们围绕客户群众最易踩坑的金融风险点,构建“分层宣传+精准提醒”模式。
针对老年人群体,重点拆解“养老理财骗局”“虚假投资陷阱”,反复叮嘱“保本高息都是噱头”,手把手教大家“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泄露银行卡密码”,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面向青少年及年轻客户,聚焦“校园贷”“刷单返利”等高频骗局,用年轻化语言分析套路,引导树立“理性消费、拒绝超前借贷”的观念。针对“征信修复”诈骗,宣讲员们专门制作主题海报与短视频,明确传递“征信领域没有修复、洗白,收费改征信全是诈骗”的核心信息,同时现场解答征信维护疑问,指导群众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合法渠道处理征信异议。
永宁支行:用“土办法”讲透实用知识
永宁支行把宣传阵地搬到了辖区人流密集的集市市场,以“接地气、贴生活”的方式,让金融知识融入群众日常。活动现场,宣讲员们通过“固定宣传点+流动走访”双模式服务。
在集市入口设立集中宣传点,摆放宣传展板、发放折页,方便赶集群众随时咨询;同时主动走进摊位,与商户、摊贩主、消费者面对面交流。考虑到集市群众以中老年和个体户为主,工作人员全程用本地方言讲解,把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大白话”。结合近期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拆解“冒充客服退款”“虚假购物刷单”等常见套路,教大家记住“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来电、不泄露短信验证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针对商户日常收付款需求,详细演示“一转二摸三透光”的假币识别技巧,再补充“一看水印、二摸安全线、三听纸张声音、四测荧光反应”的防伪要领,现场让群众拿起新版人民币实操,确保大家学得会、用得上。宣讲员们还围绕电子银行使用、个人账户安全等内容,提醒商户定期检查收款码是否被替换、不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信息,切实解决群众日常金融生活中的“后顾之忧”。
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开展以来,该行高度重视,统筹组织全辖各网点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各网点结合辖内实际,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助力客户群体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培育金融素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下一步,该行将持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金融知识宣传常态化、精准化,为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金融环境贡献农信力量。(张钦源、李延珍)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