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税金融

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以 “三苦” 为魂践初心 实干担当谱新篇 

“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这份由白河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淬炼的“三苦精神”,如今正成为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红色引擎”。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精心打造“三苦传承”特色党支部,以“一区一岗两队”为阵地、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攻坚破难为导向,将精神传承转化为实干实效,为全行党的建设与业务经营注入强劲动能。

建强阵地

“一区一岗两队”树起实干标杆

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各支部始终把“筑牢战斗堡垒”作为首要任务,紧扣“112”(“一区一岗两队”)红色先锋机制,以常态化学习强思想、以实干之风强队伍,让“三苦精神”在岗位上发光、在队伍中扎根。

坚持每周一组织机关全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政治忠诚,把准思想航向;每周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集中商讨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与解决措施,纪委对重点工作完成质量、时限要求等进行问询监督,以“学议督”闭环推动工作落地。评选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红星示范岗党员”2个,以“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为标准,将“苦抓”的责任心、“苦帮”的服务心融入日常工作,成为机关党员对标学习的“鲜活样本”;由党委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红旗攻坚队”,以“啃硬骨头、攻硬任务”为目标,主动认领全行重点难点工作,让“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旗帜在攻坚一线高高飘扬;立足“服务支行、服务客户”定位,成立“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入户走访、难题帮办等志愿服务活动,将“群众苦干”的同理心转化为服务力,打通机关服务支行、连接客户的“最后一公里”。

压实责任

“三包”机制把准落实标尺

为避免“精神悬空”,支部创新建立“领导包抓、部门包联、员工结对”工作机制,以刚性约束推动“三苦精神”落地生根。

领导带头“苦抓”

6名党委班子成员包抓10个职能部门和14个考核网点,从战略部署到具体指导全程跟进,定期深入支行调研痛点、破解堵点;机关部门负责人每月至少4次前往包联支行督导业务、校准方向,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决策落地。

部门主动“苦帮”

10个机关职能部门分别包联对应支行,打破“机关壁垒”,从资源调配、流程优化、业务培训等方面精准帮扶,将机关的“管理优势”转化为支行的“发展优势”。

员工结对“苦干”

机关员工与支行客户经理“一对一”结对,每月至少2次陪同结对伙伴入户走访客户、挖掘需求,同时将机关部门及员工月度考核与包联支行及结对伙伴任务完成情况直接挂钩,以“考核杠杆”倒逼全员下沉一线、并肩奋斗。

攻坚破难

传承“三苦”基因,筑牢思想根基

面对全行发展中的“硬骨头”,支部以“三苦精神”为武器,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在关键领域打出“组合拳”。

不良贷款处置“出硬招”

成立资产风险处置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党委班子成员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任联络员,带头认领大额涉政主体不良贷款、全行大额担保贷款等“烫手山芋”,通过“一户一策、分类处置”,推动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取得实质性突破。截至8月末,累计清收前30户大额不良贷款1840.69万元,各攻坚队累计清收381.87万元,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45个百分点。

业务督导“加猛劲”

针对部分支行指标完成进度缓慢的问题,机关部门先从“能力赋能”破题,制定“铸匠计划”——每周一聚焦业务推进中的能力短板,专题讲解最新金融政策、演示业务操作技能、拆解工作难点重点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实操演示等形式,帮助全员提升政策理解深度、业务操作熟练度、问题攻坚能力;在此基础上,业务条线部门组建专项督导团队,主动放弃下班休息时间,“白加黑”下沉支行开展“手把手”指导,从产品营销、客户拓展到流程优化逐项拆解,帮助支行补短板、提效能。

核心业务“破瓶颈”

聚焦“授信客户三年倍增”目标任务进度缓慢、实体贷款投放乏力、不良贷款攀升、盈利能力下降等难题,带领全行开展“鏖苦战启新程”客户走访营销活动、“鏖苦战奋金秋”业务营销竞赛活动,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队走访企业客户、对接县直部门、搭建政银企协作平台;机关员工主动认领“硬骨头”任务,协助包联支行梳理走访客户清单、制定营销方案,形成“上下联动、全员攻坚”的强大合力。截至2025年8月末,累计走访客户1.76万户,新增“授信客户三年倍增”4100余户,实体贷款较年初净增1.06亿元。

如今,“三苦传承”党支部已成为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的“红色标杆”,机关党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奋斗姿态,引领全行在党的建设与业务经营的道路上破浪前行,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交出更优异的答卷。(供稿: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