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虽无恙,历史不敢忘。在“9·18”事变纪念日来临之际,因当日降雨,黄陵县隆坊中学调整活动场地安排——防空演练按原计划开展,其余环节移至教室进行,活动由德育主任范亚莉主持,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吾辈自强”为主题,圆满完成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师生在回望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传承精神中勇担时代使命。
清晨,校园内响起急促的防空警报,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演练状态。在老师的专业指引下,同学们弯腰护头、快速有序地沿着指定路线疏散,短短几分钟便全部抵达安全集结区域。整个过程紧张高效,不仅提升了学生应急避险的实操能力,更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的厚重,深刻理解“居安思危”的现实意义。
因为天气缘故,演练结束后,师生有序返回教室,通过班级广播参与后续活动。伴随着广播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全校师生起立肃立,面向教室前方的国旗行注目礼,嘹亮的国歌声透过广播回荡在校园每个角落,每一个音符都饱含对祖国的崇敬,每一个挺拔的身影都彰显着对历史的铭记,爱国之情在这一刻跨越空间,凝聚成最坚定的力量。
教师代表雷瑜老师以“9·18”事变的历史细节为切入点,结合鲜活的史料故事,生动还原了当年山河破碎的苦难岁月,讲述了革命先辈们浴血抗敌、守护家国的英雄事迹。“历史不是褪色的记忆,而是前行的坐标。”雷老师的话语真挚恳切,既让同学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更勉励大家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学习动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强大积蓄力量。
八年级四班赵楚文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学习“9·18”历史的感悟,语气坚定地说:“从课本里的文字到纪念馆里的实物,我愈发明白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不能只做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她的发言道出了全体同学的心声,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展现了少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德育副校长房华,以“历史教育与成长责任”为核心展开讲话。他向全校师生强调:“‘9·18’的警报声,不仅是对苦难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警醒。”他提出,德育工作要以历史为根基,将“勿忘国耻”的意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与日常管理,通过红色故事分享、历史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爱国情怀;同时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大家将对历史的认知转化为遵守校规、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让爱国精神从口号落实到日常点滴。
杨冬冬校长为本次活动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今天的活动虽在室内开展,但大家的爱国热情未受影响,这正是‘9·18’教育应有的效果——让历史记忆深入骨髓,让自强精神扎根心中。”他对全体师生提出期望:教师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递爱国信念;学生要以“少年强则国强”为信条,把“振兴中华”的志向转化为攻克难题、提升自我的动力,既要胸怀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奋斗,用青春力量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让“吾辈自强”从承诺变为行动。
活动接近尾声,各班级师生跟随广播旋律,共同唱响《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激昂的旋律从每个教室传出,汇聚成震撼校园的合唱,师生们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用嘹亮的歌声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红色的旗帜与灿烂的笑容相映成趣,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全体师生有序上前,在印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吾辈自强”的红色条幅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每一个签名都是一份承诺,每一笔落下都饱含着少年们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强大祖国的坚定决心,也为此次“9·18”主题教育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虽因降雨调整场地,却未减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与温度,让全体师生接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更激发了大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黄陵县隆坊中学将持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少年学子在铭记历史中坚定理想,在奋勇拼搏中实现自强,以青春之我助力强国之梦!(供稿:黄陵县隆坊中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