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宁陕:“村光”照亮就业创业“大道”

每周六晚,宁陕县城总是热闹非凡。滨河公园内“村光大道”载歌载舞、座无虚席,舞台外的“有好市”山货大集、美食嘉年华一条街、“人才夜市”等依然人潮涌动。

自今年5月底以来举办的“村光大道”全民文旅活动,点燃了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热情。截至目前,“村光大道”周赛和月赛共举办13场,部门专场10余场,累计接待游客154万人次,网络曝光量超7亿次,实现旅游花费超7亿元。泼天的流量不仅助推宁陕旅游市场一片繁荣,更成为创业就业、商贸推广的崭新平台和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IMG_256

9月13日晚,“村光大道”经贸市场主体专场正火热开演。在有好市一隅的“人才夜市”也悄然登场。摊位上,企业招聘信息展板整齐排列,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的每一个问题。

“原本是来夜市寻点‘烟火味’,没想到撞上了‘人才夜市’。”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李媛难掩激动:“咱们宁陕人社局想得太周到了,讲解很细致,还登记了我的信息,有合适岗位的话,第一时间跟我联系,出来逛还能顺便找工作,确实方便!”

“村光大道”举办后,县人社局精准捕捉“村光大道”人流量大、人员聚集的优势,巧妙地将“夜市经济”与“人才服务”融合,将招才引智、政策宣传与夜间消费场景有机结合,既满足了居民休闲购物的惬意需求,又广泛宣传了人才政策,更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一座轻松高效的对接桥梁,打造出一个集引才、招聘、政策解读、服务对接于一体的特色平台。

本次“人才夜市”含金量满满,前期征集到40余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涵盖餐饮、文旅、通信、机械制造、服务等产业领域共1500余个岗位,吸引大批求职者驻足咨询。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240余人次,6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同时,还登记建立了咨询人员需求库,为后续的精准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IMG_258

退伍返乡创业成功的邓德高晚上特意来到“人才夜市”,咨询最新的创业贷款政策。“2014年我从部队回到家乡,选择了自主创业,刚回来创业非常艰辛,也非常迷茫,后面通过咨询县人社局,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更加坚定了我创业的信心”邓德高告诉记者,自己在2019年通过县人社局创业贷款扶持,成立了一家水产批发部,现在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在“有好市”,90后宝妈吴敏的小吃摊位上油渣饼香气四溢,不少顾客循着香味前来光顾。从全职宝妈到小吃摊摊主,离不开县人社局组织的免费就业技能培训,让她有了一技之长。

“以前是全职宝妈在家带娃,通过报名参加人社局设立的免费小吃培训,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受用。”吴敏说,县上举办“村光大道”以后,县人社局给她找了一个摊位卖小吃,“周六周日外来游客多,每天的收入都是四五百元以上,既能照顾家,又能有一份收入。”吴敏高兴地说,5月份自己还参加了“安康味道”特色美食评选,学到的宁陕老灶油渣馍和子午烧饼还获得了“安康名小吃”称号。

IMG_260

据悉,今年以来,宁陕县人社局共举办“春风行动”“人才夜市”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58场,吸引15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截至目前,本年度共计发放创业贷款87笔3139万元,扶持92人创业,带动就业465人。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就业服务,有效打通了企业与群众招聘就业的“最后一公里”,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工保障。

宁陕县人社和民政局局长刘健表示:“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入企业、社区和园区,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享受政策的便利度,促进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落地见效。”

近年来,宁陕县不断创新就业创业服务模式,加强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建设,灵活举办“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动,通过“下沉服务、贴近群众”的方式,将人才政策宣传从“政务大厅”搬到“烟火巷”,让求职者在轻松氛围中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动向,切实提升人才政策的知晓率和惠及面,也为企业节省了招聘成本、提高了对接效率,实现人才与服务“双向奔赴”。

(供稿:宁陕县人社合民政局)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