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担任党务工作者以来,杨志娇老师便始终坚持无私奉献、以爱育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断探索、锐意创新、求真务实、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始终践行着当一名好教师人生目标,到如今她已在她所热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了八个春秋。她把满腔的热情全部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一、以身作则,无私忘我,做好学生的榜样。
管好学生,不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还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培智学生的特殊性要求她不但要有一颗从她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为此,杨志娇下定决心,要用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把门窗打开,整理好教室的卫生,查看学生饮水桶卫生情况,放学后叮嘱生活老师照顾好年龄小的学生才放心的离开;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照顾好每一名学生;在生活上,她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陷,挖掘身体潜能,通过康复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她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注意学生安全、健康;学生生病、受伤,她都是第一现场赶到、精心护理和及时送去就医;学校、班级搞活动,她一直都陪着学生,一起经受严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和快乐。
二、积极沟通家长,做好家校共育。
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就是希望通过学校的教育、康复、培训能够让学生实现生活自理,实现融入社会的教育目标。作为一名党员,杨志娇积极和每一名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教育意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训练计划,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学生生理缺陷,并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艺体展示,塑造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针对班上的单亲、离异、孤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心,在她细致、耐心地工作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
三、以心换心,用爱育人
一个教师要得到学生相信和尊重,对于普校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她们这群特殊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杨志娇通过长时间对学生的关心、关爱,与他们共同学习生活,不断培养师生感情,让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信任她,遇到问题和困难都愿意向她反应,并及时得到她的解决。她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允许他们有差异,耐心的培养他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长处和闪光点,她不断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成为掉队的孤雁。 (袁蕊洁)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