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浪潮中,洛南县人民检察院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立足检察监督职能,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加快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推动办案模式实现从“人找案”到“案找人”的深刻转变。面对传统办案中线索发现难、监督范围窄、数据碎片化等痛点,该院将大数据模型应用作为突破口,系统性推进“数字检察”战略。
更新工作理念,激发法律监督“新动能”。大数据赋能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一场深刻的理念变革。通过参与业务培训、外出学习等活动,该院干警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对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重要性,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能力和水平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提升,实现了司法理念与实践方式的创新突破。
打通数据壁垒,构建智慧检察“新引擎”。洛南检察院大力推进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主动加强与公安、法院、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对接,打通内部办案系统与外部行政、公共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壁垒,确保模型应用所需数据真实可查。
嵌入办案流程,实现案件线索“智能筛”。以往,案件线索多依赖单位移送、群众举报或办案中偶然发现。如今,通过将大数据模型应用嵌入日常办案流程,即可对各类案件信息进行实时比对、关联分析,自动筛选出异常线索,如行政机关应移送未移送案件、公益诉讼领域潜在损害等线索,检察官确认后可推送至检察办案平台,实现从“等案上门”到“主动出击”的转变。
提升办案质效,树立司法为民“新形象”。将模型应用与案件办理深度融合,使检察官能够集中精力于复杂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核心环节,提升了案件办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通过精准发现和监督典型性、倾向性问题,检察机关进一步增强了法律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维护了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共利益。
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是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展望未来,洛南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数字检察建设,完善“数据+知识+算法+业务”的融合机制,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公正,为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洛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刘思采)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