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泉县第四小学多功能报告厅内国歌激昂,掌声雷动。甘泉县“开学第一课——退役老兵红色宣讲进校园”活动在此盛大举行。延安功臣模范红色文化宣讲团的4位对越作战一等功臣走进校园,为8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震撼心灵的“红色思政课”。
此次活动由甘泉县人社局主办、教体局协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与第四小学承办。延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张涛,县教体局局长王健、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丁博,以及甘泉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部分队员参加活动。
“红领巾”致敬“功臣红”
红色基因熠熠生辉
《闪闪的红星》的旋律响起,孩子们挺直脊背,4位功臣整齐入场。少先队员代表为他们佩戴红领巾,现场暖意涌动。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800条红领巾同时扬起,老兵们回敬军礼,右手上的老茧泛着光。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祁延林表示请英雄进课堂是最好的开学礼。
一堂跨越40年的思政课
鲜活历史走进课堂
宣讲团团长李海安以《血染军工路上的热血男儿》为题,重现168阵地雨夜惊险场景:40厘米羊肠险道悬在雷区之上,18人肩扛10万公斤弹药,踩着齐膝泥浆在枪林弹雨中往返。忽遇越军偷袭,弹雨封锁,他第一个冲出掩体,顶着机枪扫射匍匐前伸,把战友一个个拉回;回程途中,为抢回牺牲的马文平,他背遗体攀绝壁,用背包绳悬降,硬是在天亮前把战友完整带回救护所,血与火凝成“十八钢铁军工突击队”的脊梁。一幕幕历史画面通过朴实语言重现,师生仿佛回到热血年代。
随后,副团长杨宏全带来《勿忘历史 铭记英雄》,讲述那拉战区147火力队阵地和“人间炼狱”166阵地艰苦战斗:40℃高温蒸腾、蚊虫肆虐、猫耳洞狭窄如蒸笼。讲到自己右臀被燃烧弹穿洞、仅三天又提枪;头部被弹片击中,血流满面仍坚持三天直至交接,师生屏息。提及战友鲁庆昌、王建胜牺牲时,杨宏全哽咽失声,泪光闪动,报告厅只余孩子沉重的呼吸。
杨宏全连问三句话,“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将活动带入高潮,孩子们爆发出潮水般的“是!”“爱!”“愿意!”。
英雄精神扎根童心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面对孩子们提问,老战士们回答怕但信念让他们无畏,好好学习、强健体魄,就是对祖国最大的忠诚。少先队员代表发言要以英雄为榜样。
“沉浸式”大思政课
甘泉立德树人新实践
甘泉县第四小学校长祁延林认为此次宣讲在学生们心中播下理想信念种子。英雄不老,薪火永续。
甘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将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新刻度,让英雄故事闪耀在校园。(供稿:甘泉县第四小学)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