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谈兵’到‘一线攻坚’,跟着导师处理完2起矛盾纠纷,现在面对群众诉求心里更有底了!”近日,在导师帮带的谈心谈话时,经历了一年驻村历练的90后干部荆怡感慨道。
近年来,石泉县后柳镇紧扣高质量发展脉搏,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基础工程,以教育铸魂、实践赋能、关怀激励为三大支点,激活一池春水,成为推动发展的生力军。
导师护航+讲台练兵 铸牢成长“压舱石”
“既要给方法,更要传作风。”这是后柳镇为年轻干部配备导师的帮带原则。该镇建立年轻干部成长台账和导师资源库,22名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通过“一带一”“一带多”,结对帮带年轻干部40名,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60余次、业务指导200余次,带领年轻干部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复杂问题80余次,精准补齐能力“短板”。年轻党员干部还化身“宣传员”,通过微信视频号推出“下午饭后柳见”等系列宣传视频171期,开展助农直播10场,总点击量超100万人次,在文旅活动中服务群众200余人次,助农促销超2万元。
一线砺兵+平台搭台 锻造干事“硬脊梁”
“把最急难险重的岗位变成最好的‘练兵场’。”后柳镇深化“四个一线”培养机制,将17名年轻干部派驻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他们累计为群众办实事70余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件。在“擦亮后柳”环境整治中,5名年轻干部担任网格长,35名干部深入一线,拆除“钉子棚”3个、乱搭乱建55处,清理卫生死角117处。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全程参与老街改造、生态环境治理等11个项目建设,用实干诠释担当。
暖心关怀+正向激励 注入奋进“强心剂”
通过建立“三层谈心”机制,让年轻干部暖心更安心,镇党委书记每季度与年轻干部代表谈心1次,分管领导每月与分管领域年轻干部谈心1次,结对导师每周与帮带对象交流1次,全年累计开展常态化谈心谈话120余次,召开年轻干部专题座谈会2次,及时为年轻干部释疑解惑、加油鼓劲,让年轻干部“轻装上阵”,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深入挖掘“先锋娘子军”“红色调解队”等青年榜样,60余篇稿件被上级媒体刊发,“后柳故事”越讲越响亮。
如今的后柳镇,年轻干部已成为水乡发展的生力军。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完善培养帮带机制,让更多年轻干部在基层沃土中扎根生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来源:石泉先锋)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