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文字这些日常沟通方式失灵,重症患者该如何传递需求?在镇安县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一份精心设计的ICU 护患沟通卡,用萌趣画面破解了这一难题,让冰冷的重症病房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
在 ICU 病房里,许多患者因气管插管、意识状态或身体机能限制,无法顺畅表达需求。过去,医护人员尝试让能活动的患者写字沟通,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部分老年患者识字有限,还有患者因手抖导致字迹难以辨认,患者的需求常常无法及时传递,这不仅影响护理效率,也让患者感到焦虑。为解决这一痛点,ICU 的医护团队结合临床中患者的高频需求,创新设计出了非语言护患沟通卡。沟通卡摒弃了复杂的文字,采用可爱生动的图画形式,涵盖了包括了吃饭,喝水,找医生,洗脸,翻身等30 项患者最常用的生理需求,每一项需求都对应着清晰易懂的插画,画面色彩柔和、构图简洁,即使是视力不佳的老年患者也能轻松识别。
自投入使用以来,这份 “无声的沟通工具” 发挥了大作用,患者的需求能被及时响应,焦虑情绪明显缓解,医护人员的护理效率也显著提升,护理服务更具针对性。不少患者家属表示,了解到病房里有这样的沟通卡,能直观感受到医院对患者的细致关怀,心里也更踏实了。未来,镇安县医院 ICU 还将持续收集患者的反馈,不断丰富沟通卡的内容、创新交流形式,用更多有温度的细节优化护理服务,让每一位重症患者都能在 “无声” 中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用专业与温暖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符明月)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