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再靠近一点……夹住了!慢点!再慢点!”
8月23日中午12时许,宝鸡市中心医院无痛中心的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随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蔚主治医师的一番精细操作,一枚长约2厘米的图钉被气管镜精准取出。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一对父母,得知孩子体内的图钉被安全取出时,瞬间眼泪夺眶而出。这场与死神赛跑的“镜下拆弹”,为10岁男童小宇(化名)夺回了呼吸的希望。
小宇父亲回忆,当天上午10时左右,孩子在家中玩手工模型时,将一枚固定用的图钉含在嘴里嬉笑打闹。突然间,孩子剧烈呛咳,脸色瞬间涨红,随后出现呼吸困难,指着喉咙不停的说‘里面有东西’。家里人赶紧为孩子拍背和催吐,可都没用,随即赶来宝鸡市中心医院。
急诊CT检查显示,图钉已进入右肺中间段,距隆突2cm左右,尖端朝上,随时可能伴随着呼吸刺入气管壁,引发大出血或窒息。“异物位置特殊,且是金属锐器,一旦移动后果不堪设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宝锋副主任医师告诉孩子父母,必须立即行气管镜取出。
5分钟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科、无痛中心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启动异物急诊救治绿色通道。一场生命保卫战即刻打响!
“孩子气管较细,图钉边缘锋利,既要牢牢抓稳光滑的异物,又要确保在取出过程中,异物不会对声门、气管黏膜造成二次划伤,尤其要防止异物滑脱至更深的支气管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蔚一边调试气管镜角度,一边向队友说明注意事项。
手术中,在麻醉手术科的密切配合下,李蔚手眼高度集中,操作着高清电子支气管镜精准定位异物位置,用特制异物钳小心翼翼地靠近图钉,精准“擒凶”。可因图钉表面光滑,前三次夹取均出现滑落,手术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大家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历经前三次的失败后,李蔚迅速转变策略,调整钳口角度,从侧面稳稳“咬住”铁钉尾部,缓缓将其移向气管镜通道。“取出来了!”随着一声宣告,所有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手术历时10分钟,术中几无出血。
术后,小宇生命体征平稳,未诉不适。“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急症,每年科室都会接诊数十例。取出的异物五花八门,坚果、硬币、小零件居多,金属锐器相对少见。”李蔚医师在此提醒,家长应避免让孩子接触细小尖锐物品,尤其在进食时不要嬉笑、奔跑和打闹。一旦发生异物误吸,切勿用手抠喉或强行催吐,应立即就医。(供稿:宝鸡市中心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