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红十字“六进”工作,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今年暑期,商洛市红十字会联动各级组织和志愿服务队,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多维度应急救护培训活动,累计培训超1000人次,将生命安全教育延伸到社区、校园和救援一线。
商洛市县各级红十字会和志愿服务队分别为商洛市消防支队、商州区、高新工业园区、洛南县、柞水县等县区消防救援大队共计130余名指战员开展专项培训。培训聚焦红十字精神,解析红十字运动起源与精神内涵,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援理念,借助模拟人开展心肺复苏逐人考核、AED联动操作演练,确保消防员在灾害现场兼顾医疗急救与抢险救援。
洛南县红十字曙光救援队面向社会开展救援演练,巩固和提高公众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演练特邀陕西省曙光应急救援协会副会长、陕西曙光救援队创始人陈煦同,以及协会秘书长黄蓉等专家到场指导授课,为队员和参与群众提供了专业、系统的技术指导,有效提升了社会力量的应急响应和实操能力。
商南县红十字会走进城关街道东兴社区,为41名居民开展“家门口的急救课”。针对老年人易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重点讲解卒中识别与呼救流程,结合家庭意外伤害场景,演示烫伤处理、止血包扎等实用技术;发放《家庭应急手册》,推动“学救护、会救护、敢救护”成为社区新风尚。
商洛市红十字曙光救援队采取“双线行动”护航青少年安全。
基地开放日:在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商州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者及留守儿童家庭30余人开展防溺水专题培训。用模拟人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播放警示教育片,剖析野外水域隐蔽风险,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意识。
校园千人培训:走进商丹高新学校高中部,为900名高一新生带来“开学第一课”。模拟运动猝死、气道梗阻等校园常见场景,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法及CPR技术,分组操作外伤包扎,评选“急救小能手”激发参与热情,建立班级安全员制度,延续“培训一个学生,守护一个班级”的长效机制。
本轮暑期培训凸显三大特点:一是靶向性强。针对消防员、社区居民、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定制课程。二是覆盖面广。从专业队伍到城乡社区,从学龄儿童到高中生立体推进。三是实效性优。轮流实操练习、严格技能过关,确保培训不走形式。 (供稿:商洛市红十字会)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