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映绿荫,素弦轻拨落蝉鸣,古豳琴友雅集,在旬邑汉唐三谷小院悄然启幕。来自旬邑、彬州的古琴爱好者齐聚一堂,以琴会友、以音传情,让千年古琴声在古豳大地上泛起文化涟漪。午后阳光穿过枝叶,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光影,琴友们围坐于院中小亭,案上置琴,炉中焚香,未闻琴声,先有三分古意。
《高山》、《鸥鹭忘机》、《卧龙吟》、《阳关三叠》……一曲曲经典古琴曲接连奏响。年轻琴友指尖生涩却真诚,年长琴师技法娴熟且从容,不同的演绎里,藏着对传统文化共同的热爱。以琴为媒,古豳文脉在交流中延续,琴友们围坐交流,从指法技巧到曲目意境,从古琴历史到传承故事,话题源源不断。
“旬邑是古豳之地,自古崇文尚礼,古琴作为中华礼乐文化的代表,在这里本就该有扎根的土壤。”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史料考证,清咸丰年间我县唐家村第十三代后人唐彝铭在四川为官期间,与成都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广搜古籍,编纂了《天闻阁琴谱》。弦歌不辍,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这场雅集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喧嚣的喝彩,却让古琴的“静”与“雅”,深深印在每个人心里。正如一位琴友所说:“古琴不止是乐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日子里,留一方天地给安静,给思考,给传统。”
旬邑县文化馆始终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从非遗展演到民俗体验,从书画雅集到古琴交流,一次次尝试,都是为了让“古豳文化”从典籍里、博物馆中走出来,融入寻常生活。琴声渐歇,余韵仍在。这场小院里的雅集,是一次相遇,更是一次约定——约定下次再聚,约定让古琴声继续在古豳大地流淌,约定让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代代相传中愈发坚韧。(供稿:旬邑县文化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