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主法治

耀州区检察院:检察利剑护遗韵 法治良方守药魂

铜川市耀州区孙原村—— 是承载着药王孙思邈诞生记忆与精神传承的原乡之地,氤氲着千年不散的中医药文化馨香:田间地头精心培育的地道药材,灶台炉边遵循古法的食疗药膳,老者口中娓娓道来的药王传说,非遗庙会上的百艺纷呈,都深情诉说着药王文化对现代人提供的人文滋养。在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开展之际,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化身这方文化厚土的法治守护者,为文化遗产的守护与传承提供坚实的法治支点。

4.jpg

寻访:望闻问切

精准把脉文化遗产保护症结

耀州区检察院以中医药“望闻问切”的诊疗智慧为引领,联合区文旅部门,组建由3名业务骨干检察官、2名文物专家、4名“益心为公”志愿者组成的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对孙原村文化遗产开展系统性“把脉问诊”。

孙原村至今留存着“药王幼读遗址”、“药王祠”、“药王古槐”“挂药柏”等多处珍贵历史遗迹。在寻访过程中,检察干警一查文物保护现状,实地勘测药王祠建筑主体、检测“药王古槐”“挂药柏”等古树健康状况;二访村民口述历史,记录药王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三找安全隐患,发现孙思邈故里省级文保单位存在消防设施配置不足失效老化等3处问题;四询基层干部,在与村干部座谈交流中,了解到文物保护的现实困境,通过建立“一物一册”数字化风险隐患台账,对文保单位实施科学规范的“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为后续精准监督筑牢了数据基础。

  监督:辩证施治

  开出法治 “千金方”

恰逢农历二月二孙思邈庙会开幕之际,民间祭祀香火旺盛,消防设施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耀州区检察院就此前走访中发现的文保单位消防设施配置不足、周边环境整治和改造利用等方面问题分类施策:“急症”速治。向文旅等责任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责任主体对药王故里的消防设施全面更换增设15 台;“慢病”调理。督促对药王祠整体环境提升改造,修缮面积800余平方米。为提升文保单位消防设备水平,文旅部门计划争取320 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消防设备的升级换代,涵盖消防管道更新、消防报警系统智能化改造等多个方面,目前改造方案已上报等待专家评审。

“根疾”根治。为深层次推动药王故里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耀州区检察院会同耀州区文旅局、耀州区林业局等5家单位在孙原村设立“药王故里检察保护基地”,共同签订《关于建立药王故里保护协作机制的若干意见》,构建起“线索移送—联合巡查—专业评估—整改反馈”闭环监督体系,实现了文物保护从 “单点突破” 到多部门协同“系统治理”的转变,为药王故里的保护工作注入了强大合力。四是“未病”防治。耀州区检察院编制印发《药王故里保护宣传手册》、《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手册》等,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二月二”孙思邈庙会举办之际,深入庙会现场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讲解文物、非遗保护等法律知识,全力做好庙会幕后的“检察文章”。

5.png

 守护:法治护药 

千年草本续新篇

药王孙思邈的馈赠,不仅凝固于孙原村的祠宇古木中,更流淌在滋养一方的千年药香之中。耀州大地孕育的350余种野生药材品种中,约有140种跻身国家收购名录,其中尤以“耀州黄芩”声明远播,堪称道地本草的璀璨明珠。然而,这份自然的恩赐与文化的瑰宝,曾面临现实的“病灶”:一是黄芩种植基地及周边倾倒有大量垃圾,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二是“耀州黄芩”虽已注册,却似明珠蒙尘——使用率低、品牌价值未显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兴农、文化传承的深层活力。针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耀州检察院通过向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切实履行对黄芩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基地及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6.png

针对“耀州黄芩”地理标志使用运用不足的问题,耀州区检察院精准“施针”,督促行政机关积极组织合作社、企业参加农高会等交易博览会,提升黄芩的市场知名度影响力。指导授权使用“耀州黄芩”地理标志的企业建立健全使用档案,实施动态监管,提供相关服务与咨询,定期检查标志使用数量、范围。耀州区检察院创设检察服务绿色通道,为药企和中药种植户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如今,“耀州黄芩”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培育的“耀芩1号”成为全省首个黄芩新品种,法治护航让千年药香愈发浓郁,为药王故里的产业兴旺注入坚实的法治基因,让千年草本在法治护航下根深叶茂。(供稿:耀州区人民检察院)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