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邂逅警蓝,初出茅庐,但心怀信仰,脸庞虽稚嫩,但肩负着责任,后浪来袭,新警入列,一起来听听洋县公安局新警的感悟
孙锡翔
我认为“警察”是个正义、勇敢的标签。真正从事公安工作后,我才懂什么叫“24小时的待命坚守”,什么叫“面对危险时的挺身而出”。一次次的深夜出警,一次次的巡逻防控,每当看到求助者无助的眼神时,就更加坚定了我加入警队的初心:人民警察不仅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更要给辖区群众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从第一次配合老民警制作笔录的不熟悉,到第一次面对群众的紧张和手足无措,一个个“笨拙”的瞬间,其实都在积累经验,学着扛起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也逐渐在细微处感受警察这份职业的内涵和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实战本领。因为警察这份职业,值得用热爱与坚守慢慢浇灌。
成 磊
第一次参与接处警,面对群众的急切诉求时,我手心冒汗、不敢说话,生怕遗漏任何细节;第一次跟随老民警夜间巡查,跟着他们一起仔细检查行业场所消防安全;第一次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告知当事人电信诈骗的危害,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正是人民警察“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破案不是终点,预防犯罪才是我们的目标。”老民警用行动告诉我:警察不仅要打击犯罪,更要成为群众的“平安守护者”。警察的价值,也不光是侦破惊天动地的大要案件,而是体现在每一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细节里。
每当看到群众信任的目光,听到那句“有你们警察在,我们就放心了”,所有的疲惫刹那间便烟消云散。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遇到更多挑战,但我将始终牢记入警誓言,以公安前辈为榜样,用青春和热血守护一方平安。
闫 攀
“警察就应该是百科全书,可以不细致,但不能不博大”。过去的我专注交通违法查处、事故定责,如今要学习治安案件办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在工作中,我感受到业务能力是“硬功夫”,而通过法律法规去调处纠纷,也有“软技巧”。通过察言观色和沟通方式缓和气氛,处理完纠纷能让双方和睦相处,恢复往日融洽,这没有强力的业务能力和经验做支撑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我的新课题。
今后,我将把高速交警上那种严谨的态度延展到新的基层岗位中,虚心请教、踏实苦干,加快融入到基层派出所的大家庭中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能做一名好警察!
王靖伊
第一次跟着前辈出警,是去处理一起家庭纠纷。看着他从法理讲到情理,最后让红着眼眶的一家人坐下来敞开心扉、冰释前嫌。我忽然懂了:警察的“力量”,不仅是制服的威严,更要能温暖人心。
有人问我,刚毕业就踏入警营,会不会觉得累?我忽然想起出警时当事人的那句话“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想起前辈的口头禅“细节决定成败”。
青春,有千万种姿态;而我的青春,有幸穿上这身藏蓝警服。前路漫漫,我知道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但只要胸前的警徽还在闪耀,脚下的每一步就都算数。因为,这份职业教会我的,是如何用自己的微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刘开元
时光飞逝,从刚到派出所第一天的兴奋、激动、好奇到现在面对警情时的成熟、稳重、果敢,一次次的工作实践让我明白,公安工作并不是曾将我幻想的每天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更多的是处理群众日常的矛盾纠纷。而公安工作,不仅需要法言法语,更需要暖言暖语,用群众能听懂的语言,才能做好公安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书本”思想尽快转变为了“实战”思维,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和综合业务学习,保持专业的法治素养和规范的执法方式,学习与群众有效交流的方式方法,努力夯实做好公安工作的基础。
“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那几句刻在派出所墙壁上的文字,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并时刻提醒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这是我们入警时的铮铮誓言。启航新征程,怀揣着最初的梦想,永葆从警初心,警营新力量,欢迎入列!(供稿:洋县公安局)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