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汉阴县双乳镇的千亩荷塘宛如一块镶嵌在大地上的翡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粉白相间的荷花或含羞待放,或恣意盛开,微风拂过,荷叶轻摇,泛起层层碧浪,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荷香。这片曾以传统农耕为主的土地,如今因荷花而焕发新生,不仅绘就了生态美卷,更让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漫步双乳千亩荷塘景区,荷花连片成景,碧波荡漾,水鸟翩跹。睡莲与荷花错落生长,白鹭掠过水面,蜻蜓点水嬉戏,构成一幅“水清、荷香、鱼跃、鸟飞”的生态画卷。双乳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推进清淤治污、花卉种植、小龙虾养殖等生态工程,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美了,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双乳镇以荷花为媒,创新引入网红小火车、碰碰船、草船借箭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将传统荷塘升级为集观光、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游客可乘坐网红小火车穿梭花海,或划着碰碰船在荷间嬉戏,更能体验“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历史场景,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游乐的碰撞。这些创意项目不仅丰富了游玩体验,更带动了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链发展。据统计,双乳千亩荷塘景区已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较往年同时期增长50%以上,仅景区门票收入就达到20余万元,其他经营性收入8万余元,“荷经济”成为镇域经济新引擎。
荷塘的繁荣,直接惠及了当地百姓。53岁的村民沈桂林,曾是这片土地上的一名普通农民,靠种植几亩水稻维持生计,年收入不足万元。为了补贴家用,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然而,如今他在荷塘景区担任“景区管理员”,负责组织员工进行日常管护工作,每月工资高达3500元,还能兼顾家庭。“以前想挣钱得离开家乡,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还不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沈桂林的笑容中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像沈桂林这样在景区就业的村民已超过200人,他们分布在保洁、安保、餐饮、手工艺品销售等多个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此外,镇里还积极鼓励村民种植莲藕、销售特色农产品,通过“景区+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了3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过2万元。让荷花真正成为了百姓的“致富花”,让这片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镇党委书记沈俭表示,双乳镇将深化“荷花+”产业融合,开发荷花茶、莲藕粉等深加工产品,打造研学基地、写生基地,延伸产业链条,让“荷经济”持续绽放。同时,推进数字赋能,利用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百姓增收。
如今,这片千亩荷塘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百姓的“聚宝盆”。在这里,生态美与产业兴同频共振,百姓富与乡村美交相辉映,一幅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展开。(张均)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