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强省

临渭区交斜镇:党旗领航育新苗 淬能砺为铸尖兵

在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的战略背景下,临渭区交斜镇党委紧扣渭南市“八大提升工程”,聚焦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以“党旗在一线”为统领,将“育苗”行动作为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石工程。2025年,全镇通过分层分类、精准滴灌的培育模式,实现机关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三大梯队能力同步跃升,为交斜镇“三区一中心”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实战淬炼铸尖兵

聚焦“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目标,为机关干部构建“四位一体”培育体系。

IMG_256

春训蓄能强根基。严格对标春训活动要求,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为期两周的集中学习。通过深学细悟中省市区会议精神、政策解析、项目包装等课程,推动干部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破题”,累计形成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调研报告7份。竞聘擂台激活力。创新搭建科室副主任公开竞选平台,通过竞岗演讲、现场提问、综合评分等环节,选拔3名年轻干部充实到科室副主任等关键岗位。鲜明了“适材适所”“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是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打造一支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干部队伍的具体实践。

作风建设筑防线。依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读书班,采取“领导领学+案例研学+个人自学”模式,系统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文献,剖析“四风”典型案例8起,推动干部筑牢廉洁底线。红色铸魂拓视野。组织干部赴关中革命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并赴富平县城关街道新庄村学习乡村振兴经验。通过实地观摩,学习空置桩基改造利用、人居环境提升、集体经济发展等先进乡村振兴经验。

头雁领航促振兴

紧扣“产业发展、治理增效”双能力提升,对村书记实施靶向培育。

廉政教育树新风。举办村书记专题读书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开展警示教育,推动16个村全覆盖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台账。

IMG_256

技术赋能强产业。组织村书记赴丰原镇考察富硒黑小麦种植技术,同步规划光新村主粮加工车间项目,推动“种植+加工+仓储”全链模式落地。光二村冷库项目投产后带动就业50人,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产业振兴动能初显。红色基因永传承。在渭华起义革命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党日,强化革命精神传承,赴渭南市博物馆廉政展厅剖析基层“微腐败”案例,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育苗蹲苗壮筋骨

为村级后备力量构建“理论+实践+红色教育”全周期培养链。

红色教育铸初心。组织 44名后备力量及党员发展对象赴渭华起义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接受初心洗礼,并在渭南市博物馆廉政教育基地开展‘扣好第一粒扣子’主题学习,筑牢思想根基。集中淬炼提素能。在镇政府会议室开展为期三天集中培训,涵盖基层治理、矛盾调解、集体经济等课程,并组织结业测试,参训学员100%通过考核。

IMG_256

一线实践验真功。推行“老带新”结对机制,安排后备力量参与“老史调解室”矛盾调处、项目征地协调等实战。经过一线实践检验和综合评估,现已有3名优秀后备力量脱颖而出,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一人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一人为副书记,一人为书记助理,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年轻化程度,为换届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淬火成钢显担当

“育苗”行动交出亮眼答卷,干部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累计开展专题培训5次、社会实践7次,干部在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中解决问题100余件;发展动能更强劲,成功引进多个优质项目,银发食品加工区等“三区一中心”建设提速;群众满意度攀升,帮办代办服务90余次,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5%,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融洽。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交斜镇“育苗”行动以红色基因铸魂、以实战练兵壮骨、以严管厚爱正身,打造出一支“发展猛将、项目干将、服务闯将”的干部队伍。未来,临渭区交斜镇党委将持续深化“育苗”长效机制,让党旗在项目攻坚、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为奋力谱写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新篇章贡献交斜力量!(张雨萱)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